政府去年刊憲《維持生命治療的預作決定條例》,意味有精神能力的成年人在末期病、持續植物人狀况或不可逆轉的昏迷等,或其他晚期不可逆轉的壽命受限疾病等特定條件,可應用預設醫療指示(AMD)。相關條例明年5月生效,醫專今年首季將推出最佳實務指引,涵蓋條例應用情况和實務操作,包括法律框架、預設醫療指示標準表格,紙本和醫健通的使用、居處離世等範疇,另會舉辦三次研討會。
醫專今日舉辦傳媒春茗,交代未來工作。醫專專業及道德倫理委員會的預設醫療指示專責小組召集人謝文華表示,預設醫療指示目的是避免病人在無法作出決定時,家屬會因此有爭議,而醫專日後發布的指引會加入案例和場景等,期望協助醫生與病人及家屬一同商量預設照顧計劃,包括何時執行預設醫療指示、由誰進行等,同時也釐清醫生在制訂、拒絕及執行指示時的角色。
謝文華強調醫生與病人溝通的重要性,若溝通得不好,日後可能會有爭議,尤其是牽涉兒童和青少年、或沒有精神行為能力作出指示的病人等。她另強調提供指引並不代替醫生的專業判斷。
她提到,首階段鼓勵市民簽署紙本AMD後上傳至醫健通,第二階段則是在電子平台直接簽署電子版AMD,作為清晰文檔記錄。
另外,醫專於2019年與深圳市醫師協會合作,並在深圳市衛健委支持下成立深港醫學專科中心,為深圳醫生提供專科培訓。新任醫專主席李錦滔表示,過去兩年,深港醫學專科培訓中心在腫瘤科、急診科、腎內科、婦產科、神經外科、兒科和麻醉科共7個專科,合共培訓126名學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