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推行「簡樸房」制度以取締劣質劏房,當中政府建議「簡樸房」的標準包括必須有窗,有關諮詢期於明日結束。全港基層爭取住屋權益聯會今(9日)舉行「苦主申訴會」,有劏房戶表示曾轉居到同層內呎數接近、有窗的單位,惟較原來單位租金貴1200元,擔心改裝後的劏房租金高昂。聯會認為政府應彈性規定最低劏房標準,避免劏房戶因租金等原因遭業主逼遷。
與會街坊馬先生獨居於葵涌區劏房單位,他表示早前租住無窗單位,租金為4700元;直至隔離一個呎數接近、有窗單位的住客搬離,遂決定改租該單位,惟租金立即增加1200元。他擔心「簡樸房」標準訂立後,業主將改建成本轉嫁到租戶身上。聯會表示政府不應一刀切訂立最低劏房標準,應靈活了解各劏房住戶處境,避免大量劏房被取締或令業主因改裝成本高昂而離場,導致劏房戶流離失所。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出席活動時直言政府一刀切訂立標準做法危險,未必符合所有劏房的情况,「工業大廈嘅劏房唔通又用依啲(標準)取締?」擔心做法「不符現實」。她又說政府不能著重提高劏房標準,「多隻窗、劏房唔可以細過幾多」就以為解決到劣質劏房的問題,應有全盤考慮及研究,如每個劏房單位的人口組成結構。
聯會又建議政府應訂立起始租金或限制租金升幅,房屋事務委員會成員、立法會議員郭偉強擔心會令部分業主覺得「無利可圖而跳走」,對劏房戶造成的影響更大。他建議政府應盡快增設劏房住戶登記制度,以了解單位內人口組合結構並制定政策,精準處理劏房問題。
聯會亦建議政府應分階段或分區推行「簡樸房」政策、支援未合資格申請公屋人士、重新審視單身人士公屋計分制度、增加綜援租金津貼及「現金津貼試行計劃」列為恆常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