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羅淑佩稱會檢討紅館等場館定位 冀今年首季敲定舞台搭建工作守則建議 (12:59)

男團MIRROR演唱會2022年事故後,康文署制定舞台搭建工程的工作守則。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羅淑佩今(5日)於無綫《講清講楚》稱,有關守則去年10月開始在紅館及伊利沙伯場館試行,期望今年第一季能敲定建議,並會適度把守則引入啟德體育園。她又提議,隨著啟德體育園等多個場館正施工及陸續落成,會檢討原有場館定位,例如會否把紅館設定為表演先行場館。

羅淑佩補充,去年紅館舉辦活動比例,體育項目佔比逾兩成,演唱會約6成,另約1成多舉辦畢業禮等其他項目。

另外,啟德體育園體藝館上月舉行演唱會,有市民反映「音響一般」。羅淑佩當日亦在場觀看該場演唱會,她表示當日在場館內4個地方看演出,認同在旁邊位置,尤其高處座位的音響「低音很重,高音出唔到」,以致唱歌聲音不清。但她指出,演出的「台燈聲」均由主辦方帶去,指並非場館硬件問題,而是要給予演出單位更多準備的時間。

政府積極推展大熊貓經濟,羅淑佩認為,參考過內地的「花花」、韓國的「福寶與他的孩子」,認為本港的大熊貓「完全有條件成為超級明星」,提議向市民提供更多參觀方式,甚至參與牠們的生活,例如發展直播頻道、收費做大熊貓餵育管理員等。她又重申,大熊貓寶寶在農曆新年後應能與公眾見面,「那時應該會有大攻勢,有參觀以外有什麼可再參與更多。」至於對海洋公園的資助,羅稱期待看見園方「更努力去產業化」,並會再探討加建場館容納大熊貓。

局方另提出發展生態旅遊,涉及南大嶼及南丫島。有意見提議發展度假酒店、歷奇活動中心等,羅淑佩稱,須視乎有沒有人願意投資,以及平衡生態保育。她表示,自己作為潛水員,平日都會經過不同海島,相比大興土木,透過活動串連各島或發展遊艇旅遊去用好水上交通,是相對短期內能做的事。至於賽馬旅遊,有建議提及降低入場人士年齡限制,羅淑佩稱,當中有道德考慮,「社會會否覺得,不管你有沒有心,也引導了年輕人太早投入博彩」,故會再檢討。

文體旅局上周公布《旅遊業發展藍圖2.0》,羅淑佩形容是「有方向且務實的藍圖」,稱為給予市民信心,有大機會做到的建議才會提出來。她又認為,以內地旅客為主的旅客結構5年後不會有大改變,但強調近年東盟的旅客人數錄3成增長,涉及菲律賓、泰國、印尼,通常都是家庭式出遊,消費力不容小覷,加上政府拓展中東市場、推清真認證等,有信心海外旅客會愈來愈多。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