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今天(3日)開鑼,參展攤檔將一連3天、朝10晚8在旺角花墟公園銷售本地漁農產品及特色乾貨,市民可免費入場。籌辦委員會主席劉堅偉預料,顧客消費力略高於往年,盼3天展期吸引16萬人次入場,「旺丁又旺財」。
漁農自然護理署、蔬菜統營處及魚類統營處每年合辦本地漁農美食嘉年華,今年主題為「打造本地品牌,共建漁農盛事」,合計有420個本地漁農、乾貨參展攤位。劉堅偉稱,今年攤檔數量創歷年新高,「今年業界反應非常理想,檔口都是求過於供的」。他續指,開幕首一小時已錄得約2000入場人次,較去年同期增兩成,估計入場人次將陸續增加。
不少市民趁嘉年華揭幕首天已入場消費。其中,張女士和母親拉著手推車掃貨,花費逾千元購買年貨。張稱,每年都會來嘉年華「趁吓墟、買吓嘢」,認為今年氣氛好於往年。亦有主婦結伴入場,說各自花了近千元購物,「睇啱就買,無咩預算」。
多個檔主預計嘉年華人流及銷情與往年相若。青協有機農莊經理彭玉婷表示,過去10多年均有參展,盼讓市民知道「原來香港青年協會也有辦農莊,幫助對農業感興趣的年輕人入行」。她說,今年農莊預備了約2000至3000斤農作物,首天上午的人流、銷情不俗,「希望這3天將它們清空」。新界養魚協進會則主要銷售元朗養殖的烏頭,負責人謝女士稱,平日人流會比較少一點,但指市民「通常將海鮮放到最後買」,料未來兩天周末的生意會好轉。
此外,蔬菜統營處及魚類統營處會在嘉年華銷售多款特色漁農產品,其中包括與學術界共同研發的預製菜,包括4款膠原蛋白果凍、櫻桃木煙燻魚仲等;亦有多款本地有機、水耕農產品,包括車厘茄、椰菜、番薯、水耕微菜苗;以及本地漁產品青龍蝦、烏頭、羅非魚及藍瓜子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