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管局今(19日)舉行大會,醫管局主席范鴻齡會後表示,醫管局已醫療事故的公布修改指引並即時生效,日後要「分三步走」,先由醫管局內部釐清所有事實,例如事故具體情况、涉及何人等,再向有關病人及其家屬解釋,最後再向外公布。他又稱,預料明年6月30日之前,可落實公立醫院系統管理檢討委員會提出的大部分建議,而改革委員會亦會按此時間表工作。
范鴻齡解釋,醫管局一向會盡快公布事故,惟現時或太急於公布,有時尚未查清,及後又需要作修正,令公眾感混亂,故日後會嚴格按照三個步驟,相信做法對病人及醫護公道。他又稱,難以就有關步驟所需時間定下指標,要視乎事故的嚴重程度等,惟強調並承諾醫管局不會拖延,會盡快對外公布。為加強解說,醫管局亦會成立發言人團隊,加強相關人員就應對病人家屬及傳媒的培訓,以清楚解釋事件。
另外,范鴻齡表示,管治及架構改革委員會昨日已進行首次會議,擬定的職權範圍超越檢討委員會提出的31項建議,至涵蓋包括臨牀服務、人事制度、薪酬制度、財務狀况等,為醫管局機構管治及醫療服務管治作全面檢討,預計明年農曆新年假期後進行第二次會議。他形容,檢討有如對醫管局的全身檢查,又強調進行檢討後不一定會改到「翻天覆地」。
他亦表示,已邀請腎病權威醫生雷兆輝率領專家小組,檢視醫管局臨牀指引及醫療程序。醫管局亦決定會制訂名冊,當出現醫療事故時,會委任名冊內的獨立人士加入根源分析委員會,例如病人組織成員等,以增強公信力,並計劃簡化分析工作程序,期望日後委員會可提出建議有效防止同類事件再發生。
過去12個月公院醫生及護士人數錄正增長
醫管局人手方面,范鴻齡形容情况維持穩定,至今年10月底醫生流失率為5.3%,與7月底時相若,過去12月個月錄得326名醫生的淨增長;醫管局已聘請316位海外醫生,當中260人已來港工作。護士流失率則為7.7%,較7月底時回落,過去12個月錄得406位的淨增長。范稱,護士管理局已完成首批共2名海外護士的審批申請,他們分別來自英國及新加坡,均為香港人,其餘78名已獲聘的海外護士亦有望陸續獲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