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警方過去10個月向內地部門轉介14宗懷疑黑中介個案予以跟進 (13:48)

近日媒體揭發,有內地「黑中介」涉為內地申請人偽造學歷及工作證明,以協助其來港就學或工作。就會否與內地相關部門加強合作打擊黑中介,署理保安局長卓孝業稱,警務處適時轉交涉及本港虛假學歷的內地中介資料,予內地相關部門跟進,而過去10個月,警務處已向內地相關部門轉介14間懷疑內地的「黑中介」或中介人資料予以跟進。

過去兩年共拘捕25人涉以假學歷報讀本地院校 最高刑罰囚17個星期

由2022年1月至2024年12月,入境處一共拘捕25人,均涉嫌以虛假學歷報讀本地院校,當中8人被落案起訴、3人罪成、5人保釋候審,另外17人個案仍在調查中。當中被定罪人士最高被判處監禁17個星期。卓又稱,入境處在實地核查方面也加強了次數,本年1月到11月,入境處巡查隊進行了700次實地巡查。

選委會界別議員謝偉俊稱,認為過往3年的檢控、定罪及刑罰呈「三低」,認為反映處理虛報學歷上政府「低警覺性、低檢控、低刑罰」,指本港一向是履行「高信任度系統」是最大問題,「一直都假設是真的,直至捉到你就重罰」,導致現時黑中介個案尤如「無掩雞籠」,傷害本港社會資源,質疑局方會否考慮更嚴謹制度,例如要求學歷直接由學校與學校之間傳遞。

卓孝業稱,「弄虛作假」的人只佔不到百分之一,而且政策出台都經過深思熟慮,不認同局方「低警覺性」,又指以「高信任度系統」引以為榮。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稱,在收生過程中大學是可以請頒授院校直接寄發修業證明作核實。

翻查資料,截至今年6月底獲批高才通申請個案數目為70817宗,首次獲批人士可留港兩年,而自本年11月起,申請人需於簽證到期前3個月續簽。工聯會黃國關注有多少高才通計劃的B類或C類申請人,因未能補交學歷證明而不獲續簽,卓未能提供數字,因續簽所需文件不單是學歷證明,亦包括收入證明或就業證明,而局方並沒有就所需文件作分類。

就有高才通申請人以假資歷申請簽證,入境處早前收緊審查要求,就高才通計劃B類或C類申請人,處方要求申請人就其學歷提交有關機構或頒授院校發出的認證文件,而「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在內的申請人亦須提交由指定第三方認證機構,或頒授院校就學歷發出認證文件。入境處又指,會就其他人才計劃進一步加強抽查比例。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