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首10月,警方錄得874宗假冒官員騙案,較去年同期增93宗。警方今年首次接獲涉境外的假冒官員騙案,一名22歲雲南來港碩士生,上月接獲自稱內地公安來電,指其兩個電話號碼及一個銀行戶口牽涉洗黑錢活動,要求事主到廣州繳交50萬元人民幣作保證金;其後以身處險境為由要求事主到泰國,疑犯再與事主父母聯絡,要求繳交1000萬元贖金,其父母遂報警求助。
在假冒官員騙案中,有三成涉及大學生,其中約七成是內地來港生。受害人數字方面,由今年7至9月月均僅24名大學生受騙,直至今年10月增至91名大學生受騙,年齡介乎18歲至34歲。商罪科反詐騙協調中心警司李蔚詩相信,因應臨近開學季,部分學生離開中學後,即將入住宿舍及就讀大學,疑犯因而伺機下手,訛稱若不配合將不能向家人索取學費及生活費。
警方在今年首10月錄得36405宗騙案,較去年同期增加2482宗的騙案;損失金額逾70億元,較去年同期跌5%。其中單一最大宗個案涉及一名71歲商人,前年4月接獲假冒入境處電話,指她涉跨國洗黑錢案件而被上海公安局通緝,要求她填寫「自白書」及開設多個銀行帳戶,以便將所有海外資金轉至新戶口作清查。
事主在前年4月至今年1月期間,將合共2.6億元轉帳至疑犯戶口。疑犯再要求事主刪除電話的對話內容,並稱將於三日內將騙款退回,疑犯其後失聯,事主遂於今年初報案。
李蔚詩表示,留意到騙徒越來越猖狂,要求事主拍攝裸照或短片,相關藉口包括是檢查事主身上有否與其他犯案人相同的紋身,或證明事主身上無監聽器或盜錄裝置。疑犯有機會用作進一步勒索事主,否則會將相關裸照或短片,發送給身邊的朋友和老師;甚或發送給事主的家人用作勒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