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黎智英案|稱制裁「正義」和「有效」 黎智英否認鼓勵制裁 (18:00)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日報》公司涉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午(11日)續審,對於黎在Twitter帖文和專欄文章均提及制裁,其中在帖文中更形容是「正義」和「有效」的措施。黎否認鼓勵制裁,稱只是指出他認為即將會發生和已發生的事。另外,辯方早前估計需時15日主問黎智英,辯方大律師關文渭稱,今日為黎第15天作供,但相信直至法庭聖誕休假前仍無法完成主問。法官李運騰稱,明年5月他要主審一宗審期70天的案件,關注該案能否如期開審。

辯方展示2020年7月17日黎智英與李兆富的通訊紀錄,黎稱「看來這只是美國對中共官員實施嚴厲制裁的開端,向剝奪人民自由的官員追究責任是正義又有效的震懾措施」,同日黎在Twiiter發布相關帖文。辯方問黎是否要求美國對侵害自由的官員實施制裁,並形容是「正義」和「有效」的措施,黎否認稱他只是指出事實,當時制裁已實施,他認為正義和有效,非作出鼓勵。

辯方另展示《蘋果》在工作平台「Slack」上有關「飯盒會」的紀錄,7月17日會議後,時任副社長陳沛敏歸納會議重點,包括稱「字眼可斟酌,國安法紅線模糊,按自己良知,新聞原則去做」、「除了加開崗位給不同崗位同事,可找有與國安法交手經驗同事分享」。黎供稱只是概括地歸納,不算實際提議,同事之間也知道一些新聞原則不能嚴格遵從;他不知道國安處警員是否曾接觸員工。

7月19日《蘋果》刊登黎智英於專欄撰寫的文章〈時間就是武器〉,提及「遊行集會是我們應有的憲法權利,但是今日國安法凌駕法律的專橫下⋯⋯我們以後抗爭行動只好化整為零,以不同的行動不同的形式,集腋成裘的方法爭取抗爭的力量」。文中另指「最後國際對中國的制裁會比當時年六四更有過之而去不及」、「儘管有國安法,為的只是平息抗爭的震懾效果,卻是按兵不動的,讓他們放緩制裁等懲罰措施。」

黎確認文章表達《國安法》凌駕《基本法》,侵害市民的示威集會權利。辯方問黎是鼓勵以其他方式繼續抗爭運動,黎稱那是他一廂情願的想法,從無發生。辯方指黎在文中不下一次提及制裁,黎是否希望西方國家這樣做?黎否認稱只是指出他認為會發生的事。審訊明續。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