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鄧炳強指警方研用無人機助照明、廣播 配人工智能巡罪案黑點 (14:50)

政府將開拓無人機應用,另研放寬「超視距飛行」、無人機重量和載貨限制等。保安局長鄧炳強今日(11日)在立法會表示,各紀律部隊及輔助部隊已配備不同類型無人機和可掛載儀器輔助工作,截至今年11月,各紀律部隊已有約800名獲民航處認可的進階等級操控員,警務處日後計劃引入長時間懸停無人機,在指定位置提供照明並作廣播用途,另正研究自動巡邏,讓飛行器按預設航道飛行,輔以人工智能技術分析影像。

鄧炳強指,現時政府透過掛載高解像度攝像頭的無人機於野外,尤其海上罪案現場協助蒐證,有關影像可作呈堂證供,警務處利用無人機在罪案黑點高空巡邏,輔以熱成像甄別藏匿的可疑人士,亦可在大型活動中利用無人機監控人流。懲教署亦有利用無人機監察懲教場所。

至於救援及滅火方面,鄧炳強表示,現在無人機主要用於監控火場溫度變化,當局未來考慮用無人機裝載滅火乾粉甚至拖帶水喉滅火。選委界黎棟國問及會否安排無人機參與撲滅山火,令飛行服務隊騰出人手處理其他火情,鄧炳強回應指,郊野地方未必有水源,而無人機攜水量及直升機攜水量始終有分別,無人機是否能用於滅山火仍須進一步研究。

有議員關注政府的無人機使用是否發出私隱保障指引,鄧炳強稱政府已發出有關守則,要求僅在特定情況下才可開啟無人機錄影,且開啟錄影及取用無人機內資料均要經由特定階級人員確認,守則另規定飛行路線需避開民居等涉私隱地方,飛行器執行任務時亦需要閃紅藍燈貼反光貼示意,起飛區及操控員身份均會標明。

早前本港無人機表演多次因天文現象取消,選委界鄧飛擔憂同一問題影響紀律部隊使用無人機。鄧炳強表示,電離層閃爍等天文現象會令無人機定位有細微偏差,表演用機群的無人機間距僅有數釐米,且動作由程序控制,定位不准或致碰撞,但紀律部隊巡邏、救援任務中通常只出動一架無人機,並由操作員控制,誤差對行動幾乎無影響。

鄧炳強另提及,未來民航處考慮分階段更新無人機法例,或會優先放寬小型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即容許無人機在視線範圍外飛行,並考慮為重量超過150公斤的各類先進空中運輸系統訂立新專利法例。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