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及生態局昨公布《公共巴士和的士綠色轉型路線圖》,建議在新能源運輸基金下預留6.05億元,資助添置更換約600輛電動巴士及更換約3000輛電動的士。曾有的士業界人士質疑充電站不足,其中新界唯一一個全速充電站僅設於元朗大棠生態園。環境局長謝展寰今日(11日)在電台節目稱,本港現時設已有1500個充電站,的士亦可以使用,「並沒有充電樁不足的問題」,又指正與業界商討推出的士優惠充電樁,正鼓勵油站加裝,另亦計劃把300個新建油站轉為充電站,位置遍布港九,指「對的士將來(充電)一定會方便。」
至於電動巴士充電,《路線圖》稱巴士公司將自費安排配套,政府亦在新的公共交通交匯處或巴士總站預留位置以安裝專營巴士專用充電設施。謝展寰稱,由於巴士一般在晚間充電,會研究可否在日間開放相關充電設施予的士使用。
謝展寰續稱,電動車充電速度近5年急速進化,並引述業界意見稱「相信未來幾年,好快去到5分鐘、10分鐘充滿一架車。」他提到,現時坊間充電速度分為「標準、中速、快速、高速、超速」,形容「高速」充電約需半個鐘至45分鐘,超速則只需10至15分鐘。至於《路線圖》提及,目標2027年底前共提供至少500個遍布全港的高速充電樁,即輸出功率達100千瓦或以上的充電樁,以滿足電動的士充電需求。謝稱加建「起動中」,料未來一年可提供逾百個高速充電樁。
至於資助額,立法會議員田北辰昨向本報稱,雙層電動巴士車價連同電池成本約550萬,遠高於雙層柴油巴士約300萬,質疑80萬資助額能否填補差價。謝展寰稱,相信田所用的數字較舊,表示隨著電動車隨技術日漸成熟,電動車的價錢及運作成本,包括維修及燃料費,均大幅下降,又指訂定資助額時已與巴士公司詳細分析,資助額以彌補購車差額而定,公司亦同意以「不轉嫁成本至乘客」作為條件。另外,因巴士壽命約18年,謝表示有信心在2050年能更換所有巴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