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3間《蘋果日報》公司涉嫌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今(5日)第103日審訊,就黎智英其中一篇文章提及,他在刑事恐嚇案中申請離港被拒,並評論「誰(處理申請的法官)會國安法風頭火勢之下承受風險?」黎庭上否認他有意圖引起對司法的憎恨,指他的案件很政治化,「因為我就是政治性,不只是該案,人們也帶上政治眼光看待我」。
辯方展示6月14日黎撰寫的文章〈窒息中的香港人 逃亡還是抗爭〉,文中稱教育制度變成「洗腦機器」,當「面對這樣無恥無信的政權你何以適應,除了一走了之,香港人還有什麼選擇?」辯方問黎對教育制度的批評有何基礎,黎稱說法有,因書本甚至圖書館都被審查,而「無恥無信」則是形容內地政權。
文章尾聲,黎以自身案件為例,稱「誰會國安法風頭火勢之下承受風險?」辯方指句子關乎黎在高院申請保釋,而處理申請的是法官李運騰,李官聞言即澄清該人不是他,「實際上我記得我曾批准他的保釋」。辯方致歉表示他或許被判辭誤導。翻查資料,黎智英在刑事恐嚇案曾向裁判官申請更改保釋條件以離港,他其後向高院提出同樣申請被拒絕,而當時正由李官處理。
辯方再問黎有否意圖引起他人對司法的憎恨,黎否認稱絕對不是,當時是關鍵時間,港人承受國安法壓力,「令我的案件變得政治化」。法官杜麗冰打斷指該刑恐案非政治性,黎表示「因為我自己就是政治性」。
翌日《蘋果》報道〈中共威脅全球民主自由 攬炒巴加入國際聯軍反抗〉,黎供稱不記得當時有否閱讀這篇報道,就算有看過,頂多只曾瞥一眼標題。黎又自言不在乎「攬炒巴」劉祖廸在國際戰線的作為,當時亦對文中提及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無認知。法官李運騰指出,黎智英早前供稱該段時間有感「國際支持」重要,當時黎為何不對上述報道感興趣?黎回應稱,該文章主要跟劉祖廸有關,而不是國際支持。
辯方另問及,2020年6月黎智英在《蘋果日報》報慶活動發言時有否著員工「跟你一起戰鬥」。黎說沒有、亦不想這樣做,「因為他們(《蘋果》員工)的性命比《蘋果》重要」;黎亦確認,當時跟《蘋果》管理層無共識「戰鬥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