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一度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結果今日公布。研究發現2023年的本港小四數學分數連續第二次下降,較上一次2019年研究的分數跌8分,排名亦下降2名,跌出三甲,得第4;科學則有大幅進步,其中中二科學分數和排名均躍升,由2019年的504分排名17,升至去年的528分排名第8。
負責是次研究的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教育心理學系教授侯傑泰認為,數學分下跌只是輕微波動所致,倘對比1995年的結果,本港學生整體數學水平仍舊是卓越和有進步;又指全球近年重視科學教育,教育局亦加大力度推行STEAM教育,解釋了科學分為何提升。
以國際平均分約為500分計算,數學方面,香港小四學生取得594分,中二學生取得575分,分別排名第四及第五;而在科學方面,香港小四學生取得 545分,中二學生取得528分,分別排名第九和第八。
新加坡在四個研究範疇均拿下第一,侯認為成績好固然值得欣賞,但「香港唔洗急住同新加坡鞠躬」,指香港在教育公平方面優勝於新加坡,證明香港學生的成績較「均等」。
侯解釋,教育公平是指學生成績較少受社經地位影響。他認為新加坡儘管成績好,大機率歸因於學生的家庭背景,富有的學生能考取佳績,但國內分數差異大。對比香港,香港地方小,「區區有名校」,較多學生容易到優質學校讀書,整體學生成績較平均,「呢點香港應該好自豪。」
香港自1995年起參與「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每4年一次,旨在評估小四和中二學生的數學和科學知識。今屆有逾60個教育體系參與,中大教育數據研究中心於去年5月至7月,隨機抽取本地274間中小學約8600名學生,以電腦形式評估學生的數學和科學而得出結果。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