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去年推出「1+」新藥審批機制,截至今年10月底,已批准5款新藥申請,衛生署亦接獲超過260個查詢。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今早(8日)於立法會衛生事務委員會提到,5款新藥當中包括兩款治療轉移性大腸癌的新藥,已納入醫管局藥物名冊的專用非自費藥物類別,令藥物成本價下降近三成,病人藥費支出由每月約5位數,下降至標準費用15元,財政負擔大為減輕,預計每年近300名癌症病人受惠。
工聯會陳穎欣問及,在有超過260個查詢下,為何只得5款新藥註冊,關注是否仍有阻力。盧寵茂說,不同意有5款新藥註冊是數量少,強調藥物審批要考慮藥物質量、安全及效能,政府並非賣藥,而是要做好把關,又說部分查詢涉及藥廠不了解新制度,他們作查詢後要再作準備及收集足夠數據去滿足機制要求。
盧寵茂:初步計劃調配420人至藥械監管中心
政府建議衛生署於2025/26年度開始在藥械監管中心開設4名首長級常額職位或非公務員職位,並將會刪除4個顧問醫生職位以作抵銷。醫衛局副秘書長(醫務衛生)許澤森解釋,政府正將改革醫管局、衛生署和基層醫療署的職能和分工,例如部分衛生署前線服務會轉移至醫管局,故原本衛生署負責管理的人員可作調配,至於具體以哪個職位用作抵銷則有待確定。
盧寵茂亦表示,初步計劃會從現有部門調配420人至藥械監管中心,又強調要成立一個獲國際認可的藥械機構,需要大量人手,很大機會將隨中心的規模擴大而再增加人手。
議員陳凱欣關注藥械監管中心的選址,盧寵茂表示,目前藥械中心籌備辦公室位於衛生署灣仔胡忠大廈的辦公室,形容當局「有粥食粥、有飯食飯」 ,先運用現有資源,又提到美國FDA及國家藥監中心均是以獨立大樓運作,當局需時物色合適的地方。
醫衛局:鼓勵私家醫院以不同方式增加收費透明度
政府正透過《私營醫療機構條例》積極推展診所的規管工作。民建聯陳永光表示,市面有以「痛症中心」為名的機構,為市民進行正骨等服務,關注當局日後會否就此作監管。醫務衛生局副秘書長麥子濘表示,當修訂條例生效後,會禁止任何處所在未有法律規定或准許的情况下,使用附表8所訂明的名稱或描述,防止不法分子巧立名目,誤導公眾以為其處所可提供醫療服務,當局會考慮調整附表8所涵蓋的內容,條例生效後亦可以附屬法例形式再作修改。
另外,工聯會鄧家彪提到中大醫院使用套餐收費,建議當局應鼓勵私家醫院多使用此模式。麥子濘回應說,政府鼓勵私家醫院使用不同方式增加收費透明度,包括與中大醫院及港怡醫院簽訂服務契約,落實套餐式收費的要求,當局正打算與計劃重建的私家醫院商討,採取類似做法,又稱觀察到業界有互相影響,近年有私家醫院亦曾主動提出以套餐式收費,回應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