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盧寵茂:普通科門診日後主要照顧弱勢社群 社區藥房料每區最少設五間 (13:40)

《施政報告》提及改革醫療體系,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今(3日)早在電視節目表示,普通科門診改革後,主要會照顧弱勢社群,認為「其他人應找自己社區的家庭醫生」,務求令公私營醫療資源用得其所。至於《施政報告》提及「社區藥房計劃」,盧表示設立目標是18區全覆蓋,每區至少設5、6間,而且與居民住處有合理距離,避免病人「去醫院仲近過去社區藥房」。

《施政報告》提及改革醫管局、衛生署和基層醫療署的職能和分工,盧寵茂指,透過把醫療服務歸給醫管局、基層醫療署負責,衛生署則負責疾病預防控制、健康促進及藥監,三個單位各施其職,避免醫療資源被浪費。他續指,當局於2005年亦曾推出《創設健康未來》諮詢文件,界定四類醫管局服務對象或範疇,包括弱勢社群、急症或危疾者、複雜病例 ,以及培訓工作,盧表示是次服務結構改革或收費調整仍朝此方向推進。

盧寵茂強調,慢病或偶發性傷風感冒患者應看家庭醫生,而非去公立醫院,才可令公私營醫療資源用得其所,「否則再培訓幾多醫生都是會浪費」。至於領取綜緩、社會福利緩助者,他表示將集中在現有的普通科門診照料,由政府承擔費用。去年12月推出「慢性疾病共同治理先導計劃」,部分基層人士反映負擔不起,盧說普通科門診重整後,會讓基層市民也能參與慢病篩查。

就私家診所收費透明化 盧寵茂:將針對重症住院相關服務

《施政報告》另提及探討私營醫療收費透明度立法。就私家診所收費,盧寵茂強調個別家庭醫生收費很合理,不可以「一竹篙打一船人」,又指要求透明化制度所針對的對象並非一般看傷風感冒的醫生,因佔整體醫療開支非最重要部分,「直接地說,(市民)不會因為這樣傷風感冒而變窮」,而是針對有關疾病的住院服務、手術,以及治療、介入等,認為可能突然患上的嚴重疾病才是市民最大的健康關注。

他又指,本港14間私家醫院均自願參與由2016年開始的先導計劃,向當局提供收費表及30種常做手術預算的數據,例如數目、住院日數、收費等,但盧認為雖有數據,卻夠不清準,「一個手術由五位數字,到六位至七位數字」,認為差異好大,但亦明白定價原因複雜,因主診醫生、手術複雜性及所涉及風險因素而異,故當局需取更多數據,但重申並非為規管收費。

當局提及最快2026年推出「社區藥房計劃」,盧寵茂稱主要對象為公立醫院病人、院舍人士及慢病共治計劃下的市民,不包括一般私家診所的發燒、感冒等輕症等藥物。設立目標是18區全覆蓋,每區至少設5、6間,而且與居民住處有合理距離,避免病人「去醫院仲近過去社區藥房」。他表示,若純粹以配藥計,費用不會跟醫管局取藥有差異,但額外服務,例如藥物諮詢,收費則由服務提供者,即藥劑師及藥房訂定。

牙科方面,當局擬明年推出「青少年護齒共同治理先導計劃」,盧指類似學童牙科保建概念,側重預防性,將就定價與業界諮詢。他又指早前港大及賽馬會曾就學前兒童牙科保建進行先導計劃,因效果良好,未來亦計劃恒常化。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