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港大調查指SEN父親易與子女衝突 難受閒言閒語 促加強支援 (12:45)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行政學系發布本港首項「父親道德情緒及參與照顧特殊需要子女的需求調查」,推算本港截至2023年中有12554位主力父親照顧者,參與照顧2至12歲的有特殊需要子女,受訪父親照顧者提及會因外人奇異目光而感羞恥,亦有不少父親照顧者嚴厲對待有特殊需要的子女後會放鬆管教,結果產生更多衝突,形成惡性循環。研究團隊建議,政府應推動接納特殊教育兒童的社區教育活動,同時增設父親照顧者支援中心,亦可推動「父職友好政策」,彈性安排他們的工作安排,以及增設「爸爸親子獎勵金」等,增加父親照顧者與子女相處時間。

研究於前年5月至去年9月開展,包括深入訪問31名父親,他們均育有2至12歲特殊需要子女;另一階段則涉及向有特殊需要子女的父親作問卷調查,收集437份有效問卷。結果顯示,當有特殊需要的子女在公眾地方行為異常時,過半數受訪父親會因為旁人奇異目光或負面言語而感羞恥,有受訪父親形容有如「把尊嚴放入雪櫃」,進而避免陪同子女外出,結果終日在家「困獸鬥」。

另有逾七成受訪者對子女感到內疚、虧欠。研究又要求受訪父親為不同照顧時出現的情緒評分,並以6分為滿分,代表程度最高,其中在內疚一項的平均得分3.7分,管教時「情緒上失誤」感到內疚的平均分3.86分,反映受訪父親普遍對自己管教時出現激烈情緒反應而感到十分內疚,他們進而會透過持續補償以減少內疚,其中有九成半受訪父親會因此放鬆管教及遷就子女,並因此與子女產生更多衝突,形成惡性循環。

研究團隊強調,情况或會令父親減少參與照顧,甚至影響到特殊需要兒童融入社會,建議政府應重新審視《殘疾歧視條例》,推動接納特殊教育兒童的社區教育活動,消除對他們的污名化,減少父親在照顧過程中的羞恥、內疚情緒。

華人社會父親少訴說家事

研究團隊表示,在有特殊需要子女的家庭,尤其是華人社會家庭中,父親作為照顧者的角色往往被忽視,更不易訴說家事、尋求幫助,在照顧中或會經受身心壓力,其子女的成長及發展或會受限。團隊續指,現時針對兒童殘疾人士的照顧者服務以女性或母親為服務對象,服務形式側重小組分享,且服務時間多在平日日間,建議政府考慮資助非政府機構,針對男士或父親照顧者,設立彈性開放時間、混合服務模式的服務,提供「爸爸教養課程」,以玩樂運動為本的親子活動適應他們需要。

研究團隊又認為,社會不夠重視父親照顧者的角色,建議政府推動實施「父職友好政策」,與僱主、政策制訂者及學校等持分者合作,透過彈性工作安排、增設「爸爸親子獎勵金」等,增加父親照顧者與子女相處時間,加深他們在家庭中參與照顧的程度。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