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申訴專員倡車牌路試引入攝錄系統 運輸署:須平衡不同因素 (11:46)

申訴專員公署今(5日)發布有關運輸署駕駛考試安排的主動調查報告。報告稱目前路試仍要輪候200多天,建議可將考牌主任以往每日先到指定地點報到再轉往試場的安排,改為直接報到,若全面推行料可增加5500個考試名額。公署亦指,有關駕駛路試的上訴個案近年呈上升趨勢,建議運輸署應考慮引入就路試而設的攝錄系統或記錄裝置,提高處理上訴個案的效率,及便利考牌主任解釋其評核結果,亦建議運輸署重訂非商用車輛路試輪候時間及達標率。運輸署稱同意並會採納申訴專員公署建議,但對應用科技的建議就表明須平衡不同因素。

報告指出,運輸署處理的上訴個案由2017年的192宗增加一倍至2023年的380宗,公署亦曾收到市民投訴,質疑禁止以行車記錄儀記錄路試過程的決定。公署認為,運輸署必須認真檢視現時禁止在考試期間攝錄的安排,是否恰當及合理,應考慮引入就路試而設的攝錄系統,同時研究如何妥善管理及保存相關資料,認為有助當局及考生蒐集路試情况的數據;長遠而言可考慮探討利用高科技,如電子考核系統協助評核。陳積志又提及,不少海外地方已容許在路試期間攝錄,甚至在應試中心直播考生考試情况。

公署稱,審視不同考牌主任於路試期間的即時記錄,發現各人記錄方式及資料不一,陳積志舉例指,曾見到有考牌主任以畫圖方式記錄,有人則寫下文下,認為現時有改進空間,建議運輸署就制訂相關工作指引,讓各考牌主任能夠透過統一標準,更有效及更準確記錄駕駛路試的評核內容。

運輸署回應指香港駕駛考試有其獨特性,包括大部分路試均在公共道路及考試車輛為私人擁有等,署方考慮引入新科技時需仔細考慮詳細安排及持分者的意見,並於法例要求、考生私隱、成本效益等因素中取得平衡。

倘所有考牌官直接報到可增5500考試名額

審計署前年曾發表涉及簽發駕駛執照服務的調查,提到運輸署應簡化考牌主任的須每天到指定地方報到的值勤安排;今次報告亦有提到考牌主任的報到值勤安排,稱運輸署於去年底已再度完成「報到值勤安排」的檢視工作,並因應公署調查,自今年6月起於四個非商用車輛駕駛中心試行考牌主任「直接報到安排」,公署建議若試行反應正面,應將推行至其他考試中心。

陳積志稱,報告並非指有任何一間考試中心「不達標」,稱公署認為全數考試中心運作正常,惟輪候時間較長。陳積志估計,若考試中心全面推行「直接報到安排」,可增加5500個考試名額,形容是不用加人手、不用加工時的「聰明做法」;不過公署未有數據估計全面實施所有建議後,輪候路試時間的減幅,指要視乎當時考生數目等,強調公署「業績好好」,以往提出的建議獲百分百採納及落實,「因為我追到你落實為止,唔會放過你,所以啲(政府)部門都知道,公署一講咗嘅話佢哋就要做,不過當然要畀啲時間」。

運輸署指現時路試輪候時間已較高峰時大幅改善,降至疫前水平,私家車合併試、輕型貨車合併試及電單車駕駛考試(丙部試)的考試平均輪候日數已分別由前年的338、344及245日,大幅降至今年8月底的199、207及125日。署方會繼續透過招聘考牌主任或延長聘用已退休的考牌主任,填補空缺及維持人手。

倡重訂非商用車路試服務承諾 運輸署:會檢視並考慮

運輸署於2016年取消非商用車輛路試82天輪候日數、95%達標率的目標。公署認為,輪候時間為「指標性的重要數據」,亦是評估及改進部門服務營運、讓市民監察工作效率的重要指標,建議運輸署恢復訂立目標輪候時間及達標率的做法。運輸署回應指會檢視並考慮訂定非商用車輛路試的服務承諾。

報告指出,現時私家車及輕型貨車路試仍要輪候約200天,稱留意到疫後運輸署已安排考牌主任額外工作,但認為署方應盡力提高路試供應,建議考慮安排考牌主任在周末額外工作,並研究在交通流量不太繁忙地點設立更多駕駛考試中心。另外,因應輪候路試時間長,公署認為學習駕駛執照的12個月效期及駕駛考試表格的18個月有效期不切實際,若考生路試不合格而需重新輪候「尾期」,通常都要再申領學習駕照,建議檢視相關執照及表格的有效期,以減低署方在處理考生續期申請的行政成本。

就有考生提到,因駕駛教師及應試車輛缺席而受累未能應試,公署指,現時若同一車牌號碼被登記作同時段的應試車輛,只會讓首名登記者參與路試,認為運輸署可透過行政措施,排除多名考生以同一車輛於同時段報考路試的情况。公署又指,觀察到由不同駕駛教師公會所聘任的「場務員」為考生在路試中提供不少協助,而運輸署亦曾收到他們在考場內收取費用的相關設訴,認為運輸署需加強考試中心的場內管理,與教師業界保持溝通,確保路試公平公正。運輸署指會採取合適措施確保駕駛考試中心運作有序。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