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表示,血清B型腦膜炎雙球菌在英國、澳洲等多個升學熱點流行,但學會最新調查指出,家長對腦膜炎雙球菌的預防意識及認知存在不足。有專家指,腦膜炎雙球菌主要經由飛沫或分泌物直接接觸傳播,疫情後相關數字上升,學會建議家長在安排子女外遊或升學前,應先了解目的地的血清型流行情况,並考慮接種最合適的腦膜炎雙球菌疫苗,以降低感染風險。
香港醫院藥劑師學會指,腦膜炎雙球菌感染經由患者咳嗽或打噴嚏而產生的飛沫或直接接觸患者呼吸道分泌物而傳播,潛伏期由2至10天,一般3至4天。會長蘇曜華表示,於美國及歐洲,B型腦膜炎雙球菌感染在嬰兒及幼兒中發病率最高,但由於B型腦膜炎雙球菌細胞結構較A、C、W、Y型複雜,與人類細胞相似,導致針對B型腦膜炎雙球菌的疫苗,面世時間較其餘4種血清型延遲多年。
學會今年初成功訪問110名有意讓子女到海外留學的家長,發現家長對腦膜炎雙球菌的認知不足,接近一半家長表示非常不了解及不了解;40%家長表示不清楚現時英國流行腦膜炎雙球菌為血清B型,低估腦膜炎雙球菌的威脅性,亦不清楚目前有疫苗可作預防。
感染後可致腦膜炎等併發症 病情惡化時或出現皮疹
港大兒童及青少年科名譽臨床副教授關日華說,腦膜炎雙球菌入侵其他身體器官後,可能會引發併發症,包括腦膜炎雙球菌血症、流行性腦膜炎、心肌炎等,絕對不能輕視腦膜炎雙球菌的威脅性。他指,20%患者康復後會出現後遺症,包括神經受損、聽覺受損等,嚴重者或需要截肢。
關日華表示,據英國公共衛生 (PHE) 監測數據,近90%死於侵襲性腦膜炎球菌疾病 (IMD) 的兒童和青少年是在診斷後24小時內死亡,他形容有關症狀來得「又急又惡」,香港由於民居與醫院相近,可及時獲得治療,但外國往往需要較長時間才可到達醫院。
他指,病情惡化時或會出現皮疹,屬嚴重症狀,建議家長可嘗試用玻璃杯壓在子女的紅疹位置並滾動,如紅疹未有退散,有機會是腦膜炎的症狀。關日華又指,加拿大一項研究亦指出,接種血清B型腦膜炎雙球菌疫苗後,發病率下降96%,呼籲幼兒及青少年如會到外地旅遊或留學,應按當地情况接種適合的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