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科街症服務經常「排長龍」,新一份審計報告揭示有牙科診所約下午5時已有人排隊等候翌日籌號。報告披露,2022/23年度牙科街症服務籌額較2018/19年度大減五成,減至兩萬多個。醫務衛生局長盧寵茂表示,衛生署會於今年七月初起,將牙科街症服務「初步登記」時間由服務當天凌晨零時,改為服務前一天的晚上八時開始。衛生署亦將推行線上電子派籌及登記系統,系統可向市民提供11間診所實時餘籌名額資訊,當局指電子派籌及登記系統的開發工作已經展開,期望盡快推出。
盧寵茂出席立法會政府帳目委員會公開聆訊時指,七月初調整「初步登記」時間後,市民在「初步登記」後,只須在服務時間前半小時返回診所,核對身分證明文件正本及正式登記後,便可接受服務,冀避免市民需要深宵排隊及多次往返診所。
至於審計報告提及的西貢方逸華牙科診所派籌情况,盧寵茂指,衛生署將由本週四(9日)起,將該診所牙科街症的派籌及正式登記時間,由上午11時改為下午1時,服務時間維持於下午一時半開始,讓市民取籌及登記後可以一次過盡快獲得服務,避免市民多次往返診所。
對於牙科街症名額大減,當局重申與新冠疫情影響及人手不足有關,加上疫後牙醫人手不足的情况惡化,以及更新服務流程,令署方未能增加籌額。政府已經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明年與非政府機構合作,為有經濟困難的弱勢社群提供緊急牙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