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嶺高球場收地建屋爭議未止。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於《明報》撰文指,高球並非權貴運動,又指上屆政府決定收地的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害怕得罪所謂民主派推動的民粹思想」,認為不排除有人以貧富差距為藉口,促使社會分化、階級鬥爭的政治目的,指特區政府不能容許民粹主義、仇富心態不斷蔓延。
本身為上屆行會成員的湯家驊指,上屆政府決定收回粉嶺高球場用地時,當時未落實北部都會區及交椅州填海項目,「加上政府害怕得罪所謂民主派推動的民粹思想」,所以拍板收回高球場部分用地。他質疑,「若決定不夠周詳、忽略各種平衡考慮,現屆政府仍必須閉耳盲從嗎?」
湯家驊又指,一國兩制屬一個平衡制度,《基本法》規定本港走資本主義制度,而非福利制度或共產制度,「國家要我們做的,是維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而非建設一個石屎森林。」他認為興建公屋也要有適當平衡,關鍵是特區政府絕不能容許民粹主義、仇富心態不斷蔓延。湯亦以過往在美國的公眾高球場與銀行家和通渠工人組隊為例,指高球非權貴運動,只因土地供應所限而未在本港普及。湯家驊亦質疑,未見政府回應社會提出的替代方案。新界鄉議局上月曾建議政府於毗連高球場的上水丙崗村興建公屋,發展局長甯漢豪當時則曾回應方案,指相關地段缺乏道路接駁,亦有大量私人土地,談及政府取態言之尚早,亦不會視之為替代計劃。
甯漢豪:兩屆政府意向一致
發展局長甯漢豪回應說,她不會用階級、權貴之分去看此事,強調政府是實事求是,而前屆政府及今屆政府的意向,都是在收回高球場32公頃土地後,使用最北端的土地興建公營房屋,現時仍要就興建規模作研究;其餘土地則希望可以作為靜態的保育公園,讓市民可以享受。
文化體育及旅遊局長楊潤雄就回應指,現屆政府按上屆政府的決定落實計劃,又指土地運用必須要平衡利益及需求,重申政府已經決定收回高球場部分地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