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平機會調查指課程緊迫、教務繁重礙推融合教育 (18:51)

政府近年增加投放資源中小學推行融合教育,平機會公布「香港普通學校教育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挑戰、有效政策及最佳措施研究」的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受訪教育工作者認為,課程緊迫和教務繁多是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最大困難,其次為相關行政工作及人力資源不足,亦有指統一公開評核是現存香港教育的不平等。

是次研究由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負責,於2020至2021年向141間中小學進行問卷調查,並邀15間小學和12間中學進行小組和個人訪談,當中包括專業支援人員、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校長、家長。

大部分的受訪校長(81.6%)、教師(85.3%)及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85.8%)都認為,課程緊迫和教務繁多是學校推行融合教育的最大困難。此外,逾七成校長(70.2%)和特殊教育需要統籌主任(70.9%)認為融合教育的相關行政工作繁重,而68.8%的受訪教師則認為人力資源不足是推行融合教育的第二困難。 

超過九成受訪中小學校長(91.5%)和主任(92.9%)同意自己理解《殘疾歧視條例》和《殘疾歧視條例教育實務守則》,惟老師的理解程度較低(58.6%)。研究團隊建議加強整體老師對條例的認識和融合教育的技巧,加強大學及學校夥伴協作和推動持續的專業發展。

此外,研究發現小學比中學更積極為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提供服務和支援措施,例如推行小班教學、設計校本課程、訂立個別學習計畫等。

政府資源方面,九成校長認為「學習支援津貼」有助聘用不同的專業支援人員和購買專業支援服務,當中校長認為增設特殊教育統籌主任職位是最有效的支援措施,而特殊教育統籌主任則認為推動校本教育心理服務和提供有系統的教師培訓是最有效的支援措施。

家校合作方面,研究發現融合教育下的家校合作正逐步改善,但家長處理特殊教育需要學生情况時,往往未能在課後時間支援特殊教育需要學生的需要,及缺乏照顧特殊教育需要子女的技巧和知識。

除問卷調查和訪談外,研究團隊以推行融合教育較為成功的學校作個案研究,發現中學成功推行的因素包括透過合作教學與小班教學,以抽離班方式的小班模式支援(1:4或1:5;老師與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比例)。而在小學成功推行的因素包括小班教學、減少教師課堂節數、邀請家長觀課及參與學校的親子活動等。

平機會行政總監(營運)朱崇文表示,融合教育的成功推行有賴多個因素,包括政府政策、家校合作及教師專業發展等各方面的配合,方能使其達到最大的融合成效。此外,社會接受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以及課堂內外的包容文化,也是成功推行融合教育的要素。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平機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