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初選案今(5日)續審,前民主動力副召集人鍾錦麟繼續作供,接受辯方盤問。鍾錦麟供稱,趙家賢和戴耀廷在早期的區議會選舉協調上,已經「弄得相當不快」,隨住2020年的初選計劃落實,趙家賢對戴耀廷的不滿愈來愈強烈。鍾錦麟又指,部分傳統民主派不會支持「攬炒」和無差別否決預算案,鍾的「另一頂帽」是西貢區議會主席,曾經提倡擴建將軍澳醫院,「我𠵱個諗法代表好多民主派地區工作者的諗法」。
案發時,趙家賢為民動召集人,鍾錦麟和馮智活同為副召集人。在黃碧雲和林卓廷的代表大律師沈士文盤問下,鍾錦麟表示,馮智活知悉趙家賢對選舉協調有興趣,所以將民動、戴耀廷和區諾軒「撮合」起來,安排各人2020年2月在太古城一間酒店餐廳會面。辯方提出,根據鍾錄取的無損權益口供,戴耀廷席間從未談及否決預算案。鍾表示同意,指戴耀廷主要講述民主派立會過半的目標。
辯方問到,趙家賢當時有否對初選計劃表達憂慮,鍾錦麟指不太肯定,但趙家賢絕對有表達對戴耀廷的憂慮。鍾表示,趙家賢一直擔心,戴耀廷不會將初選過程遇到的問題告知民動;鍾本人則擔心,戴耀廷將否決預算案的計劃講得愈來愈詳細,建制派或親中央人士的反應更強烈,會增加參選人被取消資格(DQ)的風險。
法官李運騰關注,2020年2月的會面中,各人有否討論參選人當選立會議員後如何行事。鍾錦麟表示沒有相關討論,「戴耀廷亦都唔會覺得,民主動力有力『執行』民主派議員係立法會的所作所為」。鍾舉例指,民動曾參與協調區選,但不會訂下懲罰機制,監察民主派區議員當選後的投票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