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在內地創業的港人今日從羅湖返港,指通關後更方便照顧兩邊生意,將恢復疫前頻繁「兩地跑」的狀態,亦期盼經濟復甦、收入增加。
在廣州從事食材和酒類生意的港人Leon說,原本生意主要在香港,此前上廣州拓展業務,因疫情不便來往而將主要精力放在廣州發展,總算站穩腳跟,亦撐過經濟低谷。他指未來會更着重香港業務,相信通關後發展會更好。不過,Leon的父親於疫情期間逝世,他和在港的妹妹被迫分隔兩地處理後事。「以後應該會好密(往返),都想多些帶小朋友來往,」家住粉嶺的Leon說,羅湖重開之後對他來說更加方便,「全面通關差很遠的,生意有得做,有得搵食。」
Leon說,封關令他更多在廣州生活,適應了內地模式和節奏,「想買什麼,按幾下手機,很快可以送到上來」,但香港不是這樣,如果有東西在超市買不到,無法上網搜尋,而要自己親身去找,成本太高,而且物價飛漲,「我兩年沒返港,上次返去一看,覺得東西貴了很多。」
「從7日到14日、到21日,再到返7日我都隔離過,現在放開了,」在內地經營珠寶生意的港人Steven憶起疫情期間過關不便只能苦笑,「以後就方便了,早上去晚上返都可以,多些時間陪家人。」他認為通關後兩地經濟會逐步復甦,多些人消費,但要恢復疫前繁榮仍需時間,估計至少要兩、三個月。他此前也曾在港開餐廳,但於疫情期間倒閉,「全面通關之後,應該返唔到轉頭,希望愈來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