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港聞

消委會|部分交友Apps用個人資料促銷不容用戶自選 收費按年齡劃分未詳解原因 (13:28)

網上交友平台眾多,消委會發現,其中9個較受港人歡迎的交友應用程式,均預設將用戶個人資料用作推廣或促銷,但並非所有程式都讓用戶拒絕個人資料作推廣或促銷用途。另外,消委會發現,「Tinder」及「OkCupid」出現價格分歧現象,不同年齡用戶的訂閱費或出現差異,但商戶未有列明相關準則。

9款交友程式分別為「Bumble」、「Coffee Meets Bagel」、「Goodnight」、「Heymandi」、「OkCupid」、「Omi」、「Paktor」、「SweetRing」和 「Tinder」。消委會指,9個應用程式中,僅Bumble、OkCupid及Tinder容許用戶選擇拒絕個人資料被用作推廣或促銷。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提醒,使用交友應用程式時須披露大量個人資料,市民註冊帳戶時應細閱所有條款,以了解商戶提供服務的條件以及處理個人資料的方式。她又說,部分個人資料屬高危,如擁用的銀行帳戶、年薪等,使用者可選擇不披露,建議在提供資料時要平衡需要及私隱保障。

訂閱計劃月費或因年齡相差達42%

消委會又發現,屬同一間母公司的Tinder 及OkCupid在未清楚列明定價差異原則的情況下,會按照用戶的年齡等不同因素,就同一服務計劃作出差別定價。消委會實測時發現,在6個不同年齡的帳戶之中,出現3種價格差異的組合,當中收費最貴為38歲用戶,次高為18歲和58歲,收費最低的則為28歲、48歲、68歲用戶。以12個月的「Tinder Platinum」訂閱期計算,價錢最高及最低群組相差42%。

消委會指,Tinder於文件中簡短描述其收費受多種因素而定,會方亦曾就情況多次聯絡Tinder,但未獲回覆;OkCupid條款描述的定價準則大致與Tinder相同,該應用程式否認以年齡定價,認為收費差異或源於定期的「隨機價格測試」。

譚鳳儀說,現實生活中雖然亦有收費差異,如長者享用交通、看電影等折扣,但交友程式差別定價手法極不透明。消委會主席黃鳳嫺認為,有關做法不公平,令消費者未能在知情下有選擇的權利,希望有關交友程式作出改善。

黃鳳嫺又說,消委會於過去3年共收到51宗投訴個案,主要涉及服務質素問題,涉款由1萬多元至3萬元,當中有個案付款訂閱後,未能獲得配對。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消委會 交友軟件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