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署在全港11間診所提供牙科街症服務,不少市民需排通宵取籌。社區組織協會社工連瑋翹指,現時牙醫人手不足,政府可考慮聘用牙科輔助人員協助簡單治療,以於短期內解決人手不足問題。
相關報道:
爭街症排通宵 港牙醫比例貼近伊拉克 政府牙醫空缺率16% 業界促撥資源服務公眾
長者郭婆婆今(17日)於港台節目表示,一直因牙齒問題受困擾,嘗試到私人診所求醫,但收費昂貴,「一年唔食飯啲錢都睇唔好」。郭婆婆曾通宵政府街症服務,但名額太少。她又指,現時政府2000元醫療券未有太大幫助,不能負擔到訂製假牙。
連瑋翹於同一節目表示,根據社協調查,現時約9成基層長者未有接受牙科檢查。他又指,政府牙科街症診所只提供簡單脫牙及止痛治療,但大部分長者有補牙,甚至訂製假牙需求,街症診所未能滿足。而且診所的服務點亦不平均,他以香港島為例,指全港島只有一間牙科街症服務診所。
連瑋翹又表示,長者可申請關愛基金,但有不少限制,例如使用基金後需等到75歲才可再次申請,他認為,如長者期間需覆診,就未必能夠應付。
對於政府目前只為學童提供牙科保健服務,連瑋翹認為,牙科服務是基層醫療中不可或缺,應增加長者及成人牙科服務。他又建議,政府可考慮聘用牙科輔助人員,例如註冊牙齒衛生員、牙科治療師等,協助簡單檢查及洗牙服務,但政府長遠仍需培訓本地牙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