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提出填海1700公頃的「明日大嶼」願景爭議持續。中原地產創辦人施永青認為,對地球來說,1700公頃只佔其海洋面積二億分之一,影響非常有限,又強調「環保怎能不考慮人類的需要」。
其他報道:施永青:不認同人人有「天賦居住權」 指必須付錢換住屋權
施永青於《am730》表示,政府構思「明日大嶼」填海方案時,不可能沒有環保考慮,只是亦須同時考慮香港整個城市發展需要,以及港人長遠福祉,兩者必須有所平衡,「人生在世總會對自然環境有一定的破壞。如果純以居住角度而言,香港遠比新加坡人、荷蘭人、韓國人等住得差;沒有理由別的地方可以填,唯獨香港人不可以填?」
他續指,填海1700公頃對地球來說,只佔其海洋面積二億分之一,「影響非常有限」,「地球的生態,取決於太陽的質量與年齡,人的影響非常有限。人能夠盡量維護的,只是自己所需的生態環境吧了。環保怎能不考慮人類的需要!」
施永青又說,曾在香港遇過一些「環保原教旨主義者」,認為對方「心中只有環保信條,卻對大自然缺乏最基本的知識」,稱「保護環境是人類的需要,地球根本不需要人類的保護……環保只是人類想在地球上多住幾個世代吧了。所以那些把環保與人類生活的需要對立起來的環保原教旨主義者,根本連環保的初心也忘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