欽州街布販市場(棚仔)清拆在即,但食環署及布販仍未就安置規劃達成共識,有17名布販不獲安置。商販關注組及棚仔關注組今日發起抗議行動,要求食環署撤回清拆期限,並落實棚仔民間方案。
其他報道:外傭鮮炸貴價花羅漢魚? 圖片瘋傳惹爭議 網民找破綻斥詆譭外傭:根本是不同魚
3名立法會議員劉小麗、毛孟靜及陳淑莊,以及2名當地區議員到場聲援,毛孟靜指,立法會早前已通過決議,要求食環署暫緩清拆,但署方仍「照去」,顯示現屆政府「老皮老肉」,漠視立法會意見;劉小麗表示,「棚仔」能為社區帶來在地文化和活力,但政府卻偏好興建假故宮博物館等「A貨文化」。
商販關注組主席何應開表示,食環署指在農曆新年後作清拆,如食環署按原定計劃清拆,他會把自己貨倉內的所有布料搬到市場,以示不滿,又會和其他商販一起攔住市場出入口,進行抵抗。
關注組建議引入民間方案,包括為年輕設計師提供創意基地、邀請傳統布藝師傅進駐,及設立本地布業及紡織展覽陳列室等。
經營布檔逾廿年,但未被登記的檔主梅嫦芳表示,倉庫內仍然有價值幾十萬元的貨品,如果食環署清拆,「都唔知點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