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局長陳茂波在網誌撰文談及英國脫歐,指英國脫歐公投在政治層面引起不少反思,包括社會兩極化、把議題過分簡化、以及不同陣營宣傳情緒化等。他藉此比較本港近年在新界東北發展、土地用途改劃等議題的爭議,認為市民應理性、冷靜地討論,才能作出最符合整體利益的決定。
其他報道:民建聯公布17新走光黑點 希慎新世紀THE ONE有份
網誌題為〈脫歐反思〉,陳茂波指出,英國民意在公投中出現嚴重兩極化,反映未必所有人都能感受到全球化帶來的好處和便利。他引述當地評論指,公投把許多複雜的社會、經濟、民生議題過分簡化為是否脫歐的二元命題,而雙方的宣傳活動有不少片面和情緒化言論,都令議題缺少客觀理性討論。
他認為,這次英國脫歐公投提醒他們在重大而複雜的公共議題上,讓社會清晰掌握全面和客觀資訊以進行知情討論,從而知所取捨,着實十分重要。
陳茂波之後表示,本港近年社會討論公共政策時亦出現上述情況。他以新界東北發展區為例,指2012年接近立法會選舉期間,該計劃突然面對許多片面或失實的指控,如有稱發展區可讓內地居民免簽證自由出入等。
他也以有土地用途改劃遇到的阻力作例,如早前大學生申請司法覆核阻止大埔綠化地帶改劃作村屋用途,卻未完全披露所有資料,被法官批評向法庭展示「被扭曲的事實」,濫用司法程序,「本身是大專學生的申請人,這次因為得到其他團體的幫助提出司法覆核和申請法援,最終卻可能因此須負擔巨額的訟費,令人十分惋惜」。
陳茂波認為,市民討論公共議題時不應片面地接收資訊,或把問題扭曲誇大,營造聳動效果,「這樣的話,整個社會只會失去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向前進步的動力,最終受害的又會是誰?」他續說,由英國公投可反思,社會面對問題和討論公共政策時,要根據客觀資訊理性、冷靜地討論,才能作出最符合整體社會利益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