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急需有自己的「五年規劃」(文:王向偉) (09:00)

去年初,我應邀出席了一個由香港本地華資大佬、學者和歐美企業高管定期舉辦的座談會,分享我對香港前景、內地與香港關係,以及大陸未來發展的看法。由於要遵守查塔姆研究所(Chatham House)規則,我不便列出該組織和其成員的名字。當時正值香港走出疫情、與大陸實現真正通關,特首李家超及以下官員似乎意氣風發,大談香港復常後正在走上「由治及興」的快車道。

我在會上表示對香港未來發展路徑的擔憂,因為我看不到詳細的路線圖能夠使香港走向興旺,尤其是在中美碰撞日益激烈的時候,香港夾在其中,面臨的許多不確定因素遠超其能力所及。我當時說,既然建制派鐵定北望北京,那就應該學點對香港有用的東西。我舉例說,比如大陸實施的五年規劃,就是香港應該仿效的。記得當時一名來自香港本地老牌華資家族的成員在問答環節時,非常不屑地回應說:「這裏是香港,我們不會做五年規劃。」

施政報告提多個目標  惜未見路線圖

上月中,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了上任後的第三份施政報告。不同於前兩份施政報告分別着重於共同抗疫和國家安全,今年報告是以改革求變和惠及民生為主,公布了一系列措施,社會反應不一。社會討論的熱點話題之一,是施政報告的「齊改革」主題。據統計,李家超第三份施政報告裏提到「改革」一詞超過40次;而他前兩份施政報告裏「改革」的出現次數屈指可數。眾所周知,中央近幾年多次對香港提出改革要求,希望看到實實在在的改革舉措和新氣象。

行政長官在隨後記者會上也大談改革理念,表示要「看全局、看長遠、看矛盾」,既要「看國家大局」,還要看「市民日常生活需要」。

施政報告中,李家超也提出了一些發掘和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的目標,例如建立國際黃金交易市場、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圈、建立國際認可金屬倉庫、成立工作組發展低空經濟等。可惜的是,看不到如何實現這些理想與目標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這讓我有了再次呼籲香港要有自己的五年規劃的想法。其實過去幾年,在中央不斷要求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背景下,已有個別人士提出「香港的五年規劃是什麼」的疑問。

回顧內地五年規劃歷史演變

但討論香港是否應該有自己的五年規劃,是個極敏感的話題,像是英語俚語所說的「第三軌道」,是政客盡量規避的、具有爭議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為五年規劃的起源和「原罪」問題,具有很強的政治和意識形態色彩—— 一提五年規劃,馬上令人想起計劃經濟;還有就是如果香港也搞五年規劃,有「被納入內地發展」的嫌疑。這些擔憂可以理解,尤其是當今,在香港內外,包括中國大陸和國際社會愈來愈多人都認為香港特區正在走向「一國一制」,如果再搞五年規劃,豈不又予人口實?

在討論香港的五年規劃之前,有必要回歸基本,先了解五年規劃的歷史由來和演變過程。

中國大陸的第一個五年計劃,始於新中國建國後不久的1953年。當時完全仿效蘇聯的五年計劃,制定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長期規劃,每5年規劃一次,每次規劃5年期。第一個五年計劃,是由蘇聯專家幫助制定,包括各個行業門類及產品都有詳細產量和指標——大到飛機,小到肥皂,都有詳細規格和產量,是計劃經濟的最顯著特徵代表。

上個世紀70年代末,中國大陸開始改革開放,計劃經濟體制逐步走向有計劃的市場經濟體制,政府逐漸減少直接配置資源。五年計劃的性質、涵蓋範圍、制定程序,也隨之發生深刻變化。

從「十一五」開始,也就是2006年,「五年計劃」更名為「五年規劃」。雖只有一字之差,卻顯示規劃已開始清除計劃經濟的糟粕,更多引入指導性的元素;指標也開始分為預期性指標和約束性指標,程序更加系統化、科學化和法制化。

中央正積極推進第十五個五年規劃(2026至2030年)的制定。如今的五年規劃與曾經的五年計劃,有天壤之別;制訂過程更是齊聚整個政府和社會的智慧及力量,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企業和學者都有份參與。

中央和地方各級政府會分析過去與現在的經濟及社會發展狀况,以及國際發展動態,了解新一輪5年發展的國際環境。在分析國內、國際形勢的基礎上,提出未來發展方向和目標。覆蓋範圍涉及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說「十四五」規劃(2021至2025年)在經濟發展一欄,有國內生產總值(GDP)、全員勞動生產率、城鎮化率等指標;在創新驅動一欄,有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增長、每萬人口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等指標;在民生福祉一欄,有勞動年齡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每千人口擁有執業(助理)醫師數等指標;綠色生態一欄,則是細化的約束性指標,涵蓋單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森林覆蓋率等等。

據官媒報道,中共領導人習近平親自擔任「十三五」、「十四五」規劃《建議》起草組組長。編製一個五年規劃通常需10個步驟,歷時近3年,通常是在進行的五年規劃中期就着手研究。第一步是對進行中的五年規劃做中期評估,接着開始新的五年規劃前期調研、形成規劃的《基本思路》、黨中央《建議》起草、五中全會通過《建議》、起草規劃綱要(草案)、公眾建言獻策、銜接論證、徵求意見和審批與發布等步驟。舉例說,正在執行的「十四五」規劃,早在2019年底開展前期研究,當時中央委託60多家智庫和研究機構,就37個重大課題展開研究,形成了130多份報告供領導人參考。

港缺戰略研究引領應對長期挑戰

英國政經周刊《經濟學人》在一篇解釋五年規劃對中國發展之重要性的文章裏,把中國的五年規劃比作西方政黨在每一次選舉周期提出的競選綱領,闡述自己的政治主張和描繪短期及中長期經濟發展的目標與任務,以期贏得黨員和選民支持。

反觀香港,行政長官的年度施政報告主要集中在本年內要達到的短期目標;對香港面臨的長期挑戰,包括房屋和貧富差距擴大的問題,缺乏中長期戰略研究和引領,甚至會出現前任行政長官推出的中長期發展目標,在繼任者時期出現縮水和執行緩慢的情况。

因此,香港急需有自己的五年規劃,好處不言而喻。首先,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早前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南下深圳會晤香港工商業領袖,再次呼籲香港主動對接國家戰略、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主動識變應變求變。

其次,香港應積極參與國家五年規劃的發展制訂。按照一國兩制原則,國家規劃的指標不適用於香港,但規劃裏的許多目標任務對港未來發展影響巨大。若不深入了解那些涉港目標任務的考量和背景原因,香港很難對接國家戰略。還有,積極參與討論,可更好地表達香港的需求,讓內地官員更好理解香港。

動員全社會力量  凝聚解決問題共識

更重要的是,香港在制訂自己的中長期規劃時,應借鑑大陸的做法,把編製過程變成動員整個政府和全社會的力量來凝聚共識。特別是在當前國際形勢變化迅速、地緣政治風起雲湧的時候,如何審時度勢發揮香港傳統優勢和尋找新增長空間,更是至關重要。這就意味着香港行政長官要親自掛帥,全程領導編製工作,從前期重大問題研究開始,就動員政府各司局、智庫、大學,特別是金融工商界人士和企業家廣泛參與討論。這裏面要特別聽取在港外資,尤其是美資機構和企業的意見及建議。最後集中智慧,推出可以層層分解和逐年分解到政府各部門的、可以有效執行的KPI(關鍵績效指標)。比如困擾香港幾十年的住房困境問題,歷屆政府總是從狹隘的土地房屋角度去考慮應對;實際上,廣泛存在的籠屋、劏房等問題,是香港社會貧富懸殊、社會保障不完善的重大社會問題。沒有全社會的參與,是很難解決。

至於讓許多人不能釋懷的、關於中長期規劃的稱謂問題,我們可以改稱「四年規劃」或者「六年規劃」嗎?

作者是《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現任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專業應用副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