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孤芳自賞皆冰雪 此時無聲勝有聲 ——從施政報告反應看政策與宣傳生態(文:劉銳紹) (09:00)

新一份施政報告發表後,反應平平。據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顯示,市民對這份施政報告的滿意率是27%,比去年的施政報告低7個百分點;滿意率淨值(滿意比率減不滿意比率)是負13,比去年的施政報告跌7點。兩者均為2021年10月以來新低。至於不滿意率,今年則是40%,與去年相比無起跌,同是2021年10月以來最高。不過特首李家超在發表施政報告後的支持率淨值(支持率減反對率)則有所提升,由今年9月的16點增至21點。

有意見認為,為什麼政府官員已努力工作,但市民反應仍不如理想?我看除了政策內容的自身問題外,還有社會氣氛和宣傳生態的原因。忽然想起宋代張孝祥《念奴嬌》「孤芳自賞,肝膽皆冰雪」,及唐代白居易《琵琶行》「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恰好反映市民的心情和選擇,故引為今天標題。

(1)一些值得思考的宣傳生態

──施政報告其實與市民息息相關,但市民只關心與自己有關的部分,對整體施政報告卻不大了了;有些市民更是全然漠不關心。由此拉闊視角,還會發現一個普遍現象,就是市民對政府的新聞(以至其他新聞)已由偶爾看看,發展到不想看甚至不看的地步。有些官員抱怨過去是「努力沒回報」,現在則是「努力沒回應」。到底是什麼原因?

──近年出現的另一種現象,就是新聞逐漸變成宣傳。為政府政策宣傳,不是問題;但若成為單向和任務式的宣傳,那就是問題了。此外,還有一個「復古現象」,就是某些新聞報道變成宣傳稿,甚至有點像數十年前的「繕稿」(又稱「鱔稿」,為商業活動宣傳而用新聞形式表達的報道,界線較模糊),唱好的目的性十分明顯。

當然,不同傳媒有權各自選擇,市民也會看不同傳媒的整體表現。但當新聞變成宣傳時,這類「新聞」(官方要宣傳的內容)的吸引力和可信性就會減退,大打折扣;如果嚴重的話,更會影響傳媒自身形象(除非已是它的選擇)。這也是市民對政府政策和其他新聞失去興趣的原因之一。我這個從事新聞業51年的老朽看見眼前現象,只能無限感慨!

──近年還有一種非常值得思考的宣傳生態,就是在無人(或甚少人)「唱衰」的情况下,官方政策和措施也無法唱好。按理,被視為「雜音」、「反調」、「嘩眾取寵」的內容已被清洗得差不多;「對手」消失,沒有競爭,已是可以唱「獨腳戲」的時候。但為什麼很多東西還不能得到預期的「唱好」結果?相反,市民對官方想唱好的東西並不關心,形成一個無人想見的「收縮循環」。即使市民參與官方唱好和大力推動的活動,也是按自己的需要自娛,而不是對官方政策的由衷讚賞,不能成為官民齊心的紐帶。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 一個簡單解釋,就是市民感到眼前很多政策和宣傳已經失衡;既然無法改變,就用自己的方法平衡,把自己享有、應有和自我選擇的權利及利益最大化,從而鞏固自己的存在方式。也許官方感到這種表面的「此時無聲勝有聲」很好,「無眼屎乾淨盲」,可順暢推行它的政策;但如果忽略了市民心中「別有幽愁暗恨生」,實際效果卻是增加了自己推動政策的阻力,減少有利於己的「政策潤滑劑」。

──從現代化發展的角度看,各界更關注:香港是一個只聽到宣傳的地方?還是繼續可聽到不同聲音的地方?包括官方或同一陣營內的不同聲音,以及建設性的聲音。以前事例有:鍾沛璋(中共中央宣傳部新聞局前局長)來港出版《與江澤民一席談》(鍾、江兩人是上海交通大學同學),把不能在內地發表的建言公開。李鵬和陳希同(北京市前市長)的作品也在港出版,講述他們的「六四」版本。即使是被視為「左王」的鄧力群,也在港出版他的《十二個春秋》,講述他的「不平」。但如今,無論建言還是一家之言,都幾乎成為絕唱,只能聽官方的「一家之言」。相信這也是「官話官聽,官刊官看」的原因。

(2)微觀操作的宣傳技巧

──上述說的是宏觀的施政和宣傳政策,但微觀的操作技巧也可提升,關鍵是能否發揮得當而已。舉例說,近年在不同界別裏出現的「表態文化」,延伸至新聞和宣傳領域:言必引中央高官,語必及權力來源,口必頌政策英明。沒問題,各人有各人的選擇和言論自由,但這種政治氛圍卻控制不了民眾的感覺:既不能增加市民認同感,相反還會增加疏離感,甚至不是討厭也反彈。所以,如能減少硬銷語言,更可增加宣傳效果。否則,市民選擇「孤芳自賞,肝膽皆冰雪」,官方也無可奈何。

──其實,即使一味唱好,上級也不一定欣賞。遠的有劉少奇痛斥《人民日報》的「大躍進宣傳禍國殃民」,近的有朱鎔基指中央電視台「胡說八道」;還有鄧小平感到「在北京說話困難」,才展開1992年大南巡,吸引境外傳媒報道。可見,中央也明白過分的宣傳只會適得其反,透明的宣傳才能得到民心。這些都涉及宣傳的微觀技巧,特區政府可以結合本地實際,提出建議。過去的經驗說明:只要敢於建言、懂得推銷,也是有效果的。

──使用和善用宣傳機器,更要注意細緻的微觀操作,不要令宣傳機器走到民眾的對立面,外國也有這類慘痛經驗的事件。例如1980年代初,英國越洋跟阿根廷發生福克蘭群島戰爭,英國時任首相戴卓爾夫人強硬要求英國廣播公司(BBC)不要播出反戰言論;結果她的民望下跌,到戰事勝利後才恢復民望。更要警惕的例子是美國前防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任內製造「伊拉克有大殺傷力武器」的假消息,藉此出兵;即使獲勝,但事後也受國民和世人指摘。

(3)貼地政策遠勝宣傳包裝

──無論怎樣完美的宣傳,也要講求具體內容是否貼地、能否得到民眾接納和贊同。施政報告的一些措施有利民生,例如「聯廈聯管」。而其他問題雖未能馬上解決,但不宜給予市民敷衍的感覺。例如劏房問題,必須落實官方提出的中長期目標。在香港民意研究所的調查中,市民關注經濟民生遠高於政治,這是眼前現實。惟調查也發現,市民對政府解決問題的能力缺乏信心;要求政府有透明度和問責性;普遍憂慮政府干預日常生活和政治壓迫。這些問題都不能「策略性忽視」。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李家超的支持率淨值回升,其中一個原因是,市民一般會拿最近期的同級人物比較。所以,在林鄭月娥時期的政治矛盾衝擊對比之下,李家超自然少了壓力,主要精力都放在經濟民生之上。加上他努力營造勤政印象,都有利於他日後的工作。

總之,市民心情是平靜的,但不是熱烈的。遇到政治困境,市民選擇「孤芳自賞皆冰雪」;對未能解決的問題,選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此乃權宜之計。如何根治各種問題?且待各方努力了!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