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出現「消費降級」。中國大陸在疫情後復常,但消費恢復上始終乏力,不單止沒有「報復性消費」,反而出現「報復性儲錢」。一些年輕人在經濟低迷之下,設定嚴格的儲蓄目標、縮減日常開支;更甚是在社交媒體上尋找「存錢伙伴」,互相監督儲蓄進度,確保自己可堅持目標。上海人均價格在500人民幣以上的餐廳,從去年中的2700多間,大減至今年1300餘間,縮水過半。一些高級餐廳即使逃過倒閉命運,也開始降價求生,推出「窮鬼套餐」。
來港旅遊的大陸遊客,人均消費下降,變成「旅遊特種兵」,衝完景點即走,或者實行深度遊,減少在廣東道名店掃貨,結果廣東道名店執得就執,租金大跌。全港舖價下跌,很多炒舖發達的「舖王」都要損手。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2024年首兩季生產總值同比增長5%,但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只有3.7%。消費者似乎受到種種負面因素影響,消費變得謹慎。
大房企如恒大、碧桂園等接連「爆煲」,房地產市場下行,不少人荷包縮水。買了樓但資產價格下跌,造成「負財富效應」使消費下滑。疫情防控時期漫長,市民避險意識上升,傾向留多個錢「傍身」。再者,地緣政治風險加劇,與西方國家貿易摩擦與日俱增,更有國家向中國加關稅,使中國經濟前景蒙上陰影,加劇了消費者的觀望情緒。
凱恩斯的儲蓄悖論
乍看之下,消費者因應負面消息而減少消費、增加儲蓄,似乎是理性行為。但如果所有人同時「勒緊褲頭」增加儲蓄率,非但不能增加眾人的儲蓄,反而會令儲蓄減少。宏觀經濟學之父凱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於1936年經濟大蕭條期間發表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中提出這個「儲蓄悖論」。
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這種普遍的節儉行為會加劇經濟衰退,這是因為消費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當人們減少消費時,企業的銷售額下降,導致生產減少,引發裁員,最終導致收入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循環。因此在經濟不景氣時,鼓勵消費而非節儉,才是刺激經濟復蘇的關鍵。
將此應用到中國最近的消費降級現象,如果大部分消費者選擇減少消費,將導致商品與服務的需求下降,企業銷售減少可能導致營收下滑,進而影響到整體經濟活動,形成一個負面循環。
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那麼中國有沒有方法打破消費者的儲蓄情緒?主要有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兩種方法。貨幣政策的作用,是通過調控貨幣供應量來影響利率,從而影響投資、消費和總體經濟活動。當消費降級時,中央銀行可以選擇寬鬆貨幣政策,例如降低利率,以減低借貸成本,鼓勵企業投資和消費者消費,進而刺激經濟增長。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的確有「放水」,具體政策包括降息降準(即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但幅度甚為克制,暫時對消費的刺激作用輕微。
中國在調控其貨幣政策時,會受到國際金融大環境限制。由於歐美國家利率仍然高企,而且美元強勢,若中國大幅減息,息差會進一步拉闊,有可能觸發人民幣貶值,加劇國際資金從中國流出和資產價格下降。
第二種方法,是政府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通過增加政府支出來刺激經濟增長,支持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發展。政府也可以透過減稅或者消費補貼,對症下藥支持私人消費。
惟近期中央政府沒有很積極支持消費,只有一些推動廢舊家電以舊換新等小方案。事關刺激消費,政府就要花錢,但政府的預算受約束,有兩個主要原因。
第一是新冠疫情幾年間,政府的收入減少、支出增加,對財政構成一定壓力。加上房地產泡沫爆破,波及不少地方政府,地方債務陷入危機,有些地方政府甚至瀕臨破產,隨時要中央政府出手埋單,處理大量隱形債務問題。
第二是中共提出中國經濟要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習近平提出「新質生產力」概念,發揮科技創新推動產業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這些創新產業,包括晶片、鋰電池、太陽能板、電動車、人工智能、數字經濟、量子科學等。
這些創新產業的發展,有賴政府對產業的支持,包括政府實施工業政策、動用自身開支補貼產業。這些公共財政的補貼,也增加政府支出。
事實上,中國一直以來應對經濟下行的方法,主要都是從供給側改革,包括推動投資、加快落實基建,少有從需求側着手改善醫療、教育、社會福利等;長此下來,造成消費佔生產總值的比率偏低。估計這次面對消費疲軟,政府很大機會沿用供給側改革舊路去尋求解決方案。
應對消費不振 香港同受掣肘
最後一提,似乎香港也面對「儲蓄悖論」這個問題。香港近期的消費復蘇緩慢,2024年7月零售業總銷貨價值較去年同期大插11.8%。很多人假日北上消費,有消費力的中產移民,新來港人士卻無法補上消費缺口,導致本地商店結業。
至於動用貨幣或財政政策應對消費不振,香港同樣面對掣肘:貨幣政策方面,香港實行聯繫匯率,不能自主減息;財政政策方面,由於政府面對千億財赤,難有餘力增加開支,只能搞點「夜繽紛」救港,暫時成效不顯著。如何擺脫香港現時的經濟困境,將會是對特區政府官員的一大考驗。
作者是香港大學經管學院講師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