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3日,印度與伊朗簽訂了一份為期10年的合約,將建造和營運對伊朗具戰略重要性的查巴哈港(Chabahar port)沙希德貝赫什提碼頭(Shahid-Behesti terminal)。該協議由印度的全球港口公司(Ports Global Ltd., IPGL)與伊朗的港口及海事組織(Port and Maritime Organisation, PMO)所簽署。
在這個協議之前,印度早於2016年就承諾投資多達5億美元,但其後諸如在查巴哈港建造兩個碼頭和5個泊位等事上遭遇許多挫折。自此,有關計劃常常受到不利的地緣政治環境阻礙,例如伊朗與美國競爭加劇,尤其是後者對伊朗實施嚴厲制裁。
今年5月的協定旨在改善這一狀况,並包括印方為落實項目所提供的1.2億美元投資承諾及2.5億美元信貸。如果能夠實現的話,查巴哈港將有潛力令印度到歐洲的運輸時間縮短四成,比已經過度擁擠的蘇伊士運河耗時更少。
跟伊朗訂港口協議 助印度聯繫中亞
無疑,印度自2018年以來已經營運該港口——例如在2023年,印度向阿富汗出口了2萬噸小麥;前者總共運送了250萬公噸小麥和2000公噸豆類到這個受戰爭蹂躪的國家。去年在該由印度營運的港口,共處理了420萬噸貨物,僅佔伊朗對外貿易總量約2.2%。
然而,上述數字揭示印度對該港口的有限使用程度。儘管印度尚未更積極開發利用這個港口,但歐亞大陸近期事態發展顯示,機會或會愈來愈多。事實上,其中之一是「集體西方」(collective West)與俄羅斯之間日益加劇的競爭。在遭受制裁之下,莫斯科將其貿易和經濟注意力重新轉向亞洲。這一過程始於它入侵烏克蘭之後,惟直至現在俄國與中東和亞洲強權的貿易關係普遍加強,才得以完全具體化。
因此,印度希望進入俄羅斯市場。對新德里來說,查巴哈港協議是一件大事,因為在理想情况下,它將能夠令印度處於更佳位置,可以透過伊朗領土與阿富汗和中亞聯繫。更重要的是,這個協議還將印度與擴展中的國際南北運輸走廊(International North-South Transport Corridor, INSTC)連接起來,該走廊從俄國腹地、裏海和波羅的海之主要港口,延伸到伊朗在波斯灣和阿曼灣的自家港口。印度藉此可以通過裏海的東西兩岸。
例如在今年7月19日,伊朗、俄羅斯、哈薩克和土庫曼同意發展INSTC的東部分支。印度也檢視與黑海地區的潛在連通性。鑑於印度與亞美尼亞的密切聯繫,以及後者本身與伊朗的友好關係,這座通過格魯吉亞去到黑海的地理橋樑是合乎情理的。不令人意外的是,新德里已數次宣布將在第比利斯開設全新的大使館。
故此對印度來說,伊朗是一個連結點(connecting point)。兩國在經濟上也有緊密聯繫,例如在2022/23財政年度,雙邊貿易額達到23.3億美元,比對上一個年度增長21.76%。而這跟俄國與印度之間的貿易額飈升有關——於2022/23財政年度達到500億美元。此外,俄羅斯與伊朗的貿易也有所增加,進一步突顯了INSTC背後的增長潛力。
泛歐亞大陸現象
在查巴哈港的進展,正值圍繞着歐亞大陸連通性(connectivity)的競爭加劇之時。於過去10年,從中國的大型「一帶一路」倡議的誕生,到去年諸如中間走廊(Middle Corridor)、印度-中東-歐洲經濟走廊(India-Middle East-Europe Economic Corridor, IMEC)、「發展之路」(Development Road)或上述INSTC等各種倡議,塑造新的連通性的競賽,與中美之間更廣泛的地緣政治角力有錯綜複雜的聯繫,當中有眾多中等強權(middle powers)力爭提高自身在各自地區的態勢。
目前的地緣政治環境似乎更有利於落實查巴哈港項目——由也門高度軍事化的胡塞武裝組織所引發的紅海安全危機,驅使各國和主要航運公司尋求更安全的新航線。
再者,隨着伊朗的佩澤希齊揚(Masoud Pezeshkian)當選總統,以及他似乎在努力恢復與西方聯繫,印度現在有額外動力尋求完成該項目。德黑蘭有望跟美國接觸,並達成一個放鬆對伊朗經濟束縛的小型協議(mini-deal),從而可允許印度更自由地投資。事實上,伊朗最終期望會得到10億美元的巨額投資。
最重要的是,「印度-查巴哈-中亞-俄羅斯路線」擁有實在的歷史先例。雖然IMEC沒有任何的過去經驗,但印度和伊朗提出的建議是基於古代和中世紀時期的貿易通道,當時波斯灣與印度次大陸(Indian subcontinent)東岸緊密連繫。從15世紀起,俄國商人就已前往伊朗和印度。自17世紀,印度商賈就在伊朗、高加索東部地區,以至俄羅斯的阿斯特拉罕(Astrakhan)或中亞區域,建立大規模的聚居地。這些商業聯繫的地理位置很能夠說明問題——它們都是沿着INSTC和查巴哈-中亞路線。
投資伊朗港口 與中國競爭
新德里將查巴哈港視為連接歐亞大陸心臟地帶的互聯互通工具之餘,同時該項目也是為了與中國及其在巴基斯坦和其他鄰國(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的巨額投資進行競爭——中國的有關投資名副其實創造了一串珍珠,而新德里憂慮這可能會限制其海上力量的投射(projection of maritime power)。
因此,狹隘的經濟原因和純粹的地緣政治理由交織一起,驅使印度重新啟動對伊朗的外交政策。不過,在連通性方面的更廣泛競爭,是新德里謀求聯繫俄羅斯和中亞/阿富汗的主要推動力。
(編者按:文章原文為英文,由本報翻譯成中文;原文可參閱「明報新聞網」觀點頁面)
作者是格魯吉亞歐洲大學國際關係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