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含情欲說宮中事 鸚鵡前頭不想言 ——從區議會投票看更深層次的問題(文:劉銳紹) (09:00)

新一屆區議會投票塵埃落定,各方根據自己的觀點解讀。然而,市民的反應似乎不太熱,令我想起一首很少人記起,但又十分貼切眼前情景的詩:「含情欲說宮中事,鸚鵡前頭不敢言(語出唐代朱慶餘《宮詞》)。」意指本來有很多事情想談,但鸚鵡學舌,隨時把內容外揚,引來不便,倒不如找個適當的時候再談。眼前,形勢未至於令市民「不敢言」,但卻是「不想言」,因為說了也無甚意義;後者比前者更黯然神傷,某程度上反映出「心已死,口已枯」。試想,假如真的哀莫大於心死,還怎樣「由治及興」?故改動一字,引為今天標題。

(1)投票率的解讀  反映什麼問題

──這次區議會地方選區投票率是27.54%,於是各有解讀。舉例說:「這個投票率已接近30%的目標,已經很不錯了」,甚至有額首稱慶之感。可是,無論這是否中央的硬指標還是不存在的目標,為什麼要以(甚至鎖定)30%為比較對象,而不以2019年大約70%的高投票率作為比較基礎,從而尋找原因?

又如,有意見認為「現時的投票率保住了建制派的基本盤,已是中規中矩」。可是,「完善後的選舉制度」,不是應該可以吸引更多選民投票的嗎?為什麼「穩住基本盤」就那麼高興?還以「基本盤已成功全部動員」而沾沾自喜?同樣,政府「無所不用其極」(此語可圈可點),而投票率仍是區選歷年最低,但已感到滿意,這是基於什麼要求才會出現的心態?是接受眼前現實?還是想固定於今天的現實,作為日後不用再提升的既定事實?

──此外,年輕人的投票率如何?暫時未見詳細數據,希望有關方面盡快公布。從票站的普遍情况可見,各方對年輕人的投票率已心中有數。還有,中產地區的投票率也大幅下降(見《明報》昨日頭條)。這些角度比「穩住建制基本盤」更值得關注,因為年輕人和中產對新制度的支持才能說明問題:他們的投票率高,可以解讀為「開始心悅誠服」的苗頭;否則,只有建制派的基本盤,又如何證明「由治及興」?

──所以,怎樣解讀?得出什麼結論?不是問題。反而,為什麼選擇這些角度?這些角度是否主流共識?才是問題。換言之:選擇是基於大多數市民關心的重點?貼地抑或離地?還是建基於適應任務需要或自身利益?才是關鍵所在。如果脫離主流民意,那些解讀頂多可以說體現了各自的側重點和政治取向,是各取所需而已。

(2)官方努力與成本效益

──官方大力催谷,路人皆見,其努力毋庸質疑。而且,官方也盡力平衡,例如沒有對公務員下達硬指示,以免適得其反。如今,27.54%的投票率畢竟體現了「政府的動員能力相當高」,官方內部也感滿意,總算有個交代。

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更值得關注。這次投票用了多少經費?尤其是催谷投票的活動費、廣告費、行政費等。官方表示暫時未能總結,容後計算。外界關注的是,官方什麼時候公布?把各種經費與27.54%投票率(即略多於119萬票)相除,就可以知道平均每票的花費多少、成本效益是否合理?屆時可以進一步研究。

記得有一個建制大黨,曾在某次投票中把該黨的選舉經費、得票率和當選率作比較,發現付出遠高於民主派政黨所得票數和議席的平均值(按呈報的競選經費也可以大概計算出來)。官方如想鞏固「完善後制度的認受性」,建議盡快公布有關開支。

──當選的議員(包括年前的立法會議員)也應該跟進經費的問題,才能體現監督政府運作的責任。否則,時間遠去,市民只會質疑當選人能否為民發聲?例如疫情的詳細開支、資金流向,至今仍是宏觀數據,比不上詳細數據那樣可以安大眾之心。

──在投票過程中,電子選民名冊曾出現故障,這些技術上的問題有時難以避免,可以理解;但有些處理方法如能更細緻一點,或者解釋周詳一點,也許可以減少外界的聯想。例如,官方馬上啟動後備方案,採取紙本投票。很好,但為什麼忽略了後備雲端系統?又如,故障約半個小時,但投票時間卻延長一個半小時。官方認為合理,但邏輯何在?

從政治公關的手法角度看,假如在故障的半小時內馬上用紙本投票,但不延長投票時間,效果可能更佳,因為可以保留外界的想像空間:沒有延時也有接近30%的投票率,不是很好嗎?相反,延長了一個半小時,投票率仍只有27.54%,觀感不是更差嗎?其實,事情往往是閃念之間,抱着努力完成任務的心情?還是事前多想各種實務的心情?效果可能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3)從市民的反應看整體氣氛

──由於沒有選擇,即使有選擇也被取消資格,致令投票已失去意義(至少泛民的支持者這樣想),投票率無法提升,是主要的原因。迴避這種現象,只是削足就履;如不認真解決,只會繼續讓選民感到「選舉是近親繁殖」而已。

──投票當日,港人離境人次超過30萬,是自從通關以來在星期日錄得的第二高。暫時無法證明這與投票率有關,但不排除在「鸚鵡前頭不想言」(也不想做)的驅使下,或許出現某種「逃票」的心態。

──此外,港府在投票前的宣傳攻勢,可以發揮催票效果,但也會產生疲勞轟炸的反感。加上官方過去經常指摘「軟對抗」,不能對區議會投票潑冷水,否則可能被視為違法或破壞性的行動,也令部分市民感到「鸚鵡前頭不想言」,並發展到「連多談也是變相捧場」,反正已「事不關己,己不勞心」,倒不如閉目養神,沉默是金。所以,官方不妨思考如何適度冷卻,待下次投票時適當加熱(例如讓更多可以反映民心的人參選),才可達到煉鋼的效果。如此按部就班,方能「由治及興」。

(4)如何調校和對準焦點

──官方認為這次區議會的投票結果,反映「完善選舉制度後終結了外部勢力的圖謀」。不錯,外部勢力確實已難破壞香港的選舉,因為它們早已無法介入,對這次區議會投票根本不感興趣;外媒的報道(甚至批評)也不多,要找也不容易。在外國眼中,區議會不是立法會,其重要性如何,可想而知。所以,官方倒不如把焦點集中在如何增加港人對投票的興趣;對於外部勢力,察而不露,有則禁之,效果更佳。

──港人也不喜歡外國擾亂香港,但對官方的「敵我鬥爭」卻敬而遠之。官方打擊敵對勢力,無可厚非;但市民卻從來沒有看見這種勢力,連黑影也不知在哪裏。市民只希望官方和風細雨,「含情欲說宮中事」,但遇到的卻是強風暴雨,只好「鸚鵡前頭不想言」。長此下去,儘管我們也希望「由治及興」,但又談何容易呢?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