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抽刀斷水水更流 人間無日不風波 ——用政治化手法能理順政經關係嗎?(文:劉銳紹) (09:00)

「十一」和中秋雙節日的黃金假期過了,香港經濟復常成績如何?有待驗證。拉寬來看,似乎前景仍舉步維艱。人們會問:港府已不斷努力,內地也表示大力支持,但為何復常速度未如理想,或遜於鄰近地區?難道又是「外國勢力亡我之心不死」所致?

我想,有一個官方不想提及的原因,就是以為把政治和經濟分開處理,就可以理順兩者關係並推動復常和發展。可是,這種思維又像李白《宣州謝脁樓餞別校書叔雲》之句,「抽刀斷水水更流」,影響不了事物規律和政經關係。况且,官方用高度政治化的方法來分解政治與經濟關係,於是又出現唐滌生在《一枝紅艷露凝香》的話,變成「人間無日不風波」。故有今天標題。

(1)別以為「金蛋可引鳳凰來」

──我與官方的大方向一致,但多從民間角度思考,也許較聚焦於官方不大重視的問題,內地稱誤區,嚴重一些叫盲點。內地經常有一種想法:只要有錢賺,不相信外國不來;又以為歐美商界與本國政府的利益不一,可「以商領政」或影響其本國政府。所以中國不斷拉攏外國大財團,以香港作為「超級聯繫人」。港府官員近期到外國活動,游說引資,也有一些成績。官方列舉財團名字和數據,或多或少也可作打氣之用。

但必須看得細緻。外國大財團是因為「跑不了」(例如在內地有龐大基建投資),而且它們有「牙力」與中國周旋,同時利用商業元素,方便他們在中美兩地得益。可是,數量和資金總量更多的中型外資企業卻跑了。

──更重要的是,香港必須維持「生金蛋」的能力,方能穩定吸引外資,惟這方面的隱憂愈來愈大。以港股為例,總市值由2021年5月最高峰的53萬億元下降,至今約為33萬億元。雖然近年有若干中資企業因為種種原因由美國轉移香港,但恒生指數不斷失守乃公開的事實。港股今年上半年IPO(首次公開募股)集資額已跌出全球前3名,僅排第六。又以本地房地產為例,今財政年度首兩季只售出兩幅官地,只有約156億元賣地收入(本年度目標是850億元),顯示工商界對前景的擔憂。所以,財政司長已預告今年財赤可能大大超出預期。談到消費市道,彭博更形容香港在復常中已「遭遇失敗」。

──還有,鄰近地區對港正發動「骨質挑戰」。以新加坡為例,成立家族辦公室後大幅吸納外來富豪,從某種意義看,香港已不是富豪(包括內地)首選的安全地方(尤其是內地知名民營企業主接連出事之後)。據美國《福布斯》稱,去年新加坡十大富豪中有4個來自中國大陸,可見香港「生金蛋、引鳳凰」的能力已備受挑戰。官方不能忽略經濟格局和基調已起變化,這是質的變化,難以用黃金周或某些國際活動「冲喜」。

上述清楚說明,官方如再以為外資撤走可以靠內地撐住香港經濟,實屬幻想。內資(除國企外)對香港的價值如何判斷?也在變化中,這是另一種骨質變化,絕不能忽視。

(2)如何看待「外國不關心民主」

──官方另一個盲點是,一直認為外國不關心香港的民主自由,所以只要讓外資有錢賺,就可以把政治與經濟分而治之。理論上這種看法沒錯,我從來不相信外國政府會真正關心香港民主發展,更不相信它們會因為香港的民主自由而跟中國鬧翻。

不過,它們會利用這些議題在國際層面製造對中國的不利;而追求民主、自由、人權、法治的港人,對此並不拒絕。這不是勾結外國勢力,而是港人的自發要求,爭取不到也樂見有聲音支持。這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規律,不能憑壓制就可以「斷流」,否則只會「舉杯消愁愁更愁」。

──令人遺憾的是,外國借勢虛晃一招,中國卻煞有介事反擊外國。於戰略上沒問題,但實際效果卻是矛頭針對外國,拳頭打在港人身上。最近展示魯迅詩句(橫眉冷對千夫指)而因其他理由被捕的人,就是一例。近來民情也反映,這已令民心渙散,冷待「團結」口號。中大香港亞太研究所上月的民調顯示,62.9%受訪者對政治缺乏興趣,較去年同期上升7.4個百分點。與其說對政治無興趣,倒不如說對政府政策無興趣,無論什麼政策,萬不得已才去理會。

即使是民生性質的「易通行」,很多人到了不能不用之時才去申請。再說涉及政治權利的問題,中大民調顯示過半受訪者認為「政府不太在乎我這類人的想法」,及「我這類人對政府政策無任何發言權」。這種心態非常明顯,預示快將舉行的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可能偏低;而港府仍不肯公開「三會」(分區、防火及滅罪會)成員聯絡方法,連選舉氣氛都不願創造,完全證實了中大的民調。

(3)政治化手法  難理順政經關係

──上述變化是「骨質」的變化,也是結構性的變化。也許官方認為外資不來中資來,但當內地經濟變差時,又是一言難盡。過去有人認為「北水南下」可以救港,惟以今年上半年為例,南下資金累計淨買入港股1235億元,比去年同期2076億元減少40.51%。據貿發局上月調查,90%受訪內地企業希望到海外發展,62%表示會在港尋求專業服務以開拓海外商機。這對香港有利,但值得觀察的是,這些內企是落戶香港?還是借香港作跳板?因為調查顯示70%內企計劃到東盟等地區發展。

有內地商界朋友對我說:香港與內地環境已差不多了,要向外發展,為何不到其他地方?他後來補充一句,他說的是政治、政策和安全環境。

──近年有一種沒有明言但很容易察覺的現象,就是在中高層領域的「騰籠換鳥」。大批香港專業人士離開,從實務上引入人才補充,可以理解,惟在具體操作時必須審慎處理。我不能說引入的人才(包括內地和「海歸」)不及本地人才,但若基於政治考慮而急於「騰籠換鳥」,藉以鞏固管治、「穩定」和意識形態基礎的話,那就難免給人操之過急甚至逆道而行的感覺。

據大學教資會資料,2022/23學年本港8家大學的內地教員共1815人,較上學年增加14%,同期本地教員由1722人減至1670人;內地學者比例增至35%,本地學者比例跌至33%,前者首次超越後者。人們在歡迎實幹的內地學者時,不妨一問:為何本地學者大量流失?這才是必須理順的根。

近期中大和港大先後發生引人關注的事件,在此難詳細分析;但如不認真和透明處理,只會「人間無日不風波」。單靠政治化手段,能夠理順政經和人事關係嗎?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