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遇世紀暴雨 反思城市氣候韌性(文:鍾芯豫) (09:00)

形容2023年夏天為風雨飄搖,實在不為過。這個夏天,香港經歷了有史以來最炎熱的8月,9月迎來超強颱風「蘇拉」侵襲,緊接着又有一場嚴重暴雨引發水浸。這場暴雨更錄得1884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每小時降雨量,洪水癱瘓交通網絡,並淹沒部分街道和商場,對社區造成威脅。

科學家在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氣候變化報告中指出,人為氣候變化增加極端天氣事件的強度和頻率。香港過往一直以堅固的基礎設施和交通網絡自居,惟極端天氣事件對城市的氣候韌性(climate resilience)造成前所未有的挑戰,值得我們認真反思,並積極加強應對方案。

氣候韌性特質  應貫穿社會各層面

作為低窪的亞熱帶沿海城市,香港本已受颱風、暴雨等威脅,氣候變化進一步加劇極端天氣的破壞力。然而,社會在政策制訂和公眾意識方面尚未完全納入氣候危機風險。我們必須從極端天氣的經驗汲取教訓,重新評估城市氣候適應的全面戰略,提高氣候韌性,由此減少低概率、高影響事件的潛在風險。

一個高氣候韌性的社會,涵蓋反思力(reflective)、穩健(robust)、前瞻(forward-thinking)、靈活(flexible)、足智多謀(resourceful)、包容(inclusive)和綜合(integrated)的特質。這些特質應貫穿個人、社區、機構和系統層面,令不同群體可有效抵禦急性或慢性壓力,並快速恢復到原來甚至更好狀態。香港迫切需檢討和改進其應對極端天氣的策略,以構建更具氣候韌性的城市。

近期連串極端天氣事件,反映香港社會在穩健、前瞻思維和反思力方面有進步空間。「穩健」是指基礎設施和社區在極端情况下承受影響的能力。在本月暴雨中,港鐵站、部分購物商場和街道長時間被淹沒。從基礎設施故障到交通癱瘓,本港城市韌性受到空前考驗。

充分聽取社區聲音  致力保護弱勢群體

「前瞻思維」意味我們需要在設計和規劃城市基礎設施時,充分考慮未來的氣候變化風險。這包括建設更高的堤壩、改善排水系統、加強建築物抗洪能力等。「反思力」則指我們需仔細評估過去的災害事件,分析其教訓,並持續改進應對措施。

此外,靈活、足智多謀、包容和綜合的特質,也是構建氣候韌性的關鍵。「靈活性」意味着能夠快速應對和適應變化的情况。在暴雨期間,我們需更妥善協調交通和緊急救援,並提供及時的信息和警示。「足智多謀」意味着我們要採取多種方法來解決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事件帶來的挑戰,這可能包括採用綠色基礎設施、推動可再生能源發展、加強社區合作等。「包容」和「綜合」是指我們應該將不同持份者納入決策和規劃過程中,確保社區的聲音被充分聽取,並致力保護弱勢群體。

港須訂氣候適應策略  每年檢視

回顧香港整體的氣候變化適應策略,政府、商業和民間機構積極透過規劃和提升基建,以增強低窪地區抵禦極端天氣的能力。政府於2021年施政報告承諾在未來15至20年,投放2400億元以減緩和適應氣候變化。可是,自此之後就未有額外的資金或項目擴展。

相比之下,新加坡定期審查和加強其適應措施,並分配額外資金應對預計的海平面上升。紐約市則研發了互動地圖,讓公眾了解海平面上升和風暴潮對城市不同地區的影響,以提高認識和採取適切行動。

因此,香港必須制訂全面的氣候適應策略,至少每年審查一次,以確保採取適當措施和資金來保護社區及經濟。這包括改善排水系統、提高建築物抗洪能力、加強植被覆蓋、開展藍綠設施項目等。

有效的氣候適應策略,需要社區由下而上積極參與,因為社區可以貢獻其應對環境變化的經驗和傳統智慧。此外,我們必須從人們年輕時開始在各個層面實施環境和氣候教育。人是復元力的核心,因為他們是基建和技術的用家。我們需要持續向公眾推廣氣候適應的知識,包括在極端天氣期間應採取的行動、減少損害的方法,及通過節約能源和循環經濟減低碳足迹,從根本解決氣候變化問題。這種與生存相關的教育,應納入幼兒到高等教育的必修課。

構建氣候韌性  需社會共同努力

生活在城市,往往會導致人與自然疏離,我們容易忽視城市在自然災害下的脆弱性。僅靠科技,無法解決所有挑戰;即使採用先進的氣候科學,都無法準確預測自然系統和過程的變化。香港是次世紀大暴雨和水浸是一個重要警示,提醒我們須認真關注城市的氣候韌性,重點是增強穩健性、反思過去經驗,並採取前瞻規劃。

構建具氣候韌性的城市,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業、學術界、社區和個人。只有這樣綜合一體的策略,我們方能更有效應對未來的氣候變化和極端天氣,保護我們的城市和社區免受災害威脅。面對日益嚴峻的氣候變化風險,亞洲沿岸城市也可更緊密交流,互相分享應對極端事件和提升城市韌性的經驗。

作者是碳中和及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委員、牛津大學環境變化與管理哲學碩士畢業生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