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4日永遠都會被記住。就在這天,俄羅斯開展了對烏克蘭野蠻、無端和非法的入侵。這場戰爭從開始到現在都是一個純粹的侵略行為,公然違反《聯合國憲章》。這場戰爭既不是「單純的歐洲議題」,也不是「西方與其他地區的二元對立」。事情關係到我們每個人到底希望生活在怎樣的世界:當一個核武國家和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非法使用武力,而且可以在某程度被「正常化」時,沒有人是安全的。這就是為什麼國際法必須在世界各地得到落實,以保護每個人免受強權政治、訛詐和軍事攻擊。
堅持「三重戰略」
一年過去了,人們有可能對戰爭罪行和暴行的圖像變得麻木。因數量太多了,我們使用的詞語開始失去重量;因為我們不得不經常重複這些詞語,我們會感到疲憊、決心變得薄弱;因時間飛馳而過,而當下的任務很艱巨。
這萬萬不可。因為每天俄國都在違反聯合國憲章,以其帝國主義政策,在世界上創造危險先例。每天俄羅斯都在殺害無辜的烏克蘭婦女、男子和兒童,發射的導彈如下雨般傾瀉在城市和民用基礎設施。每一天,俄國都在散布謊言和揑造事實。
對於歐盟和我們的伙伴來說,我們別無他法,唯有堅持「三重戰略」:支持烏克蘭、對俄施加壓力以停止其非法侵略,及幫助其他國家應對戰爭帶來的後果。
這就是我們一年以來一直在做的事,而且行之有效。我們採取了前所未有的制裁措施,我們減少了對俄羅斯化石燃料的依賴;我們與主要伙伴密切合作,減少了克里姆林宮用於資助侵略行為的能源收入達50%。攜手合作,我們還紓緩了全球連鎖反應,糧食和能源價格逐漸下降——部分歸功於我們設立的「團結通道」和「黑海穀物倡議」。
僅僅在口頭上說我們希望烏克蘭能夠自衛是不足夠的;烏克蘭需要工具和方法。因此歐盟史無前例地向一個受攻擊的國家提供武器。誠然,歐盟現在是烏克蘭軍事人員訓練的主要提供者,好等他們能保衛自己國家。我們也提供大量的宏觀金融和人道主義援助,以支持烏克蘭人民。而且我們已決定正面回應烏克蘭加入歐盟的請求。最後,我們正努力確保俄國需為其犯下的戰爭罪行負上責任。
烏克蘭已表演出非凡韌力,部分得益於以上提到的支持。而由於全球制裁和聯合國大會上絕大多數國家的國際譴責,俄國變得更孤立。我們的共同目標始終是確保民主烏克蘭必勝;趕走入侵者,恢復烏克蘭的全面主權,並由此恢復國際合法性。
最重要的是,我們希望烏克蘭享有和平,一個符合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全面及持久的和平。支持烏克蘭與為和平而努力,是相輔相成。
為全世界和平安全努力 包括亞太
若俄國的非法侵略得逞,其影響將波及全球。亞洲地區的熱點如南海和東海、台灣海峽和其他地區,會有更高風險演變成公開衝突。這就是為什麼歐洲和亞太地區的伙伴必須採取聯合立場。一眾亞洲國家在聯合國和其他場所對領土完整、主權和國際法原則的支持,相當關鍵。反之亦然——歐盟完全致力於在全世界維護國際法,不單是在烏克蘭。我們為全世界的和平與安全而努力,包括在亞太地區。
我們要明確指出的是,是俄國的行動導致糧食、能源和化肥方面的經濟衝擊。歐盟制裁一直豁免糧食和化肥;我們時刻監測任何由制裁而衍生的不可預期影響。
總而言之,俄國的入侵提醒歐洲和亞洲都需避免過度依賴的情况。我們必須加強合作,建立更有韌力和更包容的經濟,保護我們的民主制度,並加強社會凝聚力。
歷史和正義都在烏克蘭一邊。但為了加速歷史進程和實現正義,我們需加倍執行我們的「三重戰略」。我們意識到這是共同任務。這就是為什麼歐盟期望所有伙伴本着共同責任和團結精神採取行動,確保侵略失敗而國際法戰勝。
(編者按:文內小題為編輯所加)
作者博雷利(Josep Borrell)是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兼歐洲委員會副主席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