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移民潮 有什麼好否認?(文:曾志豪) (09:00)

當各大新聞媒體都陸續做了許多港人在英國、台灣的「港人移民系列」時,其實連最「港豬」的一群都知道,香港經歷「移民潮」。

可惜,鴕鳥就是不肯把頭伸出來,非要否認「移民潮」。取而代之的是「移居」、「離境」、「外出旅遊」,就差在未弄一個「惡意離港」的項目。中國人都明白,這跟「原區靜止管理」、「原地封控」都是同一目的,就是避免「封城」字眼,就是不肯面對現實。

看看不同官員對移民潮的回應,也是大開眼界,比港姐穿泳衣環節更有可觀性,至少余黎青萍不用那麼生氣。

譬如許多移民人士優先考慮的項目便是子女教育,就是對香港高度政治化的教育環境失去信心,不想變成另一個「戰狼」、「小粉紅」。可是,教育局長蔡若蓮接受傳媒訪問時,認為家庭移民不代表其不信任香港教育,外國放寬移民門檻亦成為誘因。

這真是廢話。如果信任香港的教育制度,香港家長豈會因為「外國放寬移民門檻」便「蟬過別枝」?

別忘記上一屆的教育局長楊潤雄便表示自己「唔想去深入理解,究竟香港(教育制度)應該點幫佢哋(子女)安排」,所以用了「簡單」及「懶」的方法,安排子女讀國際學校及去海外升學。

一句話——以前家長怕孩子變「填鴨」,今天則是怕變「戰狼」,所以才要離開。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則比較坦白,認為有人因政治問題而離港並非壞事,反問中央是否需要吸納這些不認同中央的港人。

表面看,劉說的是實話,「非我族類」請離開;但再細想,這不對勁啊,一個城市不是要包容不同聲音,這才是多元融合嗎?再者,九七前後的香港難道不是也百花齊放嗎?為什麼以前的香港,人們不會因為「政見不同」而離港,今天的香港反而容不下異見聲音?「因為政見不同而離開」,只能說明今天香港這個城市是容不下反對聲音。這個才是移民的「充分理由」。

至於港澳辦副主任黃柳權反駁,「一些人講香港實施國安法後,就會變得愈來愈大陸化或者內地化,這些說話危言聳聽,也是帶有政治偏見」,說了半天,原來變成內地是不好的現象嗎?那為何政府天天唱好大灣區,又要我們背靠祖國呢?

作者是時事評論員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