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點算移民潮規模(文:潘學智、陳慧盈) (09:00)

經過政治變局後的香港不再一樣,外國趁此度身訂做全新簽證渠道,令走或留成為許多人近在眼前的決定。再加上新冠疫情,有些人在病毒當前離港避疫。去年中,香港淨移出超過7.5萬人,創紀錄新高;上月香港淨出境超過6.5萬人,也是實施旅遊限制後的新高。媒體尋訪流落異鄉的故事、身邊親友在機場離別的畫面,成為不少人眼中移民潮再現的證據,他們心裏問:若大量港人離港,這裏還是原來的城市嗎?這條問題有3個相關現象值得釐清:出走的人口有多大規模、他們本來是否屬於這個城市、移民情况會否延續。

去年常住居民離港達新高  「人心回歸」願景響警號

衡量移民規模一直是人口統計難題,因為離港居民包括香港人、內地人、外籍人士等多種身分,出境人次也包括公幹、觀光、留學等常見理由。為解構人口去留箇中變化,筆者向統計處取得截至2021年中的人口遷移組成數字,此數據整合自身分證和各類證件的出入境紀錄,相當準確。如附圖所示,香港居民可分為5類:常住居民、流動居民、單程證人士、回港證人士,及其他居民。數字反映各居民類別的增減,正數為遷入,負數為移出。

這裏的常住居民和流動居民只包括永久居民,所以兩者相加,更接近坊間理解的「香港人」。香港絕大部分市民是常住居民,意思是他們於半年內有超過一半時間逗留在港。這群人的遷移情况,最符合一般人談及的移民人口。自回歸以來,常住居民只跌不升,因為唯一上升因素是規模有限的港人回流。修例風波及之後一年,常住居民的流動近乎靜止,歷來罕見,相信與社運癱瘓機場和歐美疫情失控有關。2021年,常住居民離港者比肩繼踵,達到5.5萬人的新高,為「人心回歸」願景響起警號。

擁有永久居民身分的「香港人」向來有約20萬人是流動居民,他們通常有另一個居住地,半年內少於一半時間、但多於一個月逗留在港。流動居民主要居於內地和澳門,是上班一族或退休長者,多數不定期往返香港經商、工作、探親或看病,也有些穩定穿梭兩地,例如周一至五北上,周末回港。另外有部分居於海外,是出差來港的生意人、回港度假的留學生等。流動居民的人口遷移相對平穩,近乎無增無減;最近3年卻明顯下降,2020年甚至錄得約10.6萬人離港,斷崖式蒸發超過一半人,比上段提及的移民新高多近一倍!

移民不來港造成缺口

具內地背景的香港居民,大部分來自跨境家庭。附圖細分為單程證人士和回港證人士,前者基於家庭團聚申請來港,屬非永久居民;後者以「雙非嬰」為主,是永久居民。受配額制度所限,新移民的遷入非常固定,因為這兩年邊境封閉才大幅縮小。「雙非」截龍後,維持10年的回港證人士離境潮即告絕迹,直至2020年遷入人數飈升,可能與跨境學童紛紛赴港上課有關。

最後一類是其他居民,大多以工作簽證和學生簽證留港,包括內地及外籍優秀人才,他們的去留最受經濟情况影響。遷入最少的年份多屬香港GDP(本地生產總值)低谷,與同期發生的事件不無關係: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英國脫歐和民粹黑天鵝。疫情爆發後,外國商會批評旅遊禁令過嚴,令有些企業考慮將其亞洲總部遷離香港,而歐盟駐港辦事處亦指有逾一成僑民離港。最近兩年,此類居民由遷入變成移出,反映香港的國際都會地位也受疫情嚴重拖累。

從市民出入境紀錄,我們有3點觀察。第一,不少人嘗試估計去年移民潮規模,5.5萬人會是較有根據的數字。這個移民人數較良民證申請高出不少,因為是以離境時長作定義,長期旅行、海外升學、駐外工作等理由均會計算在內,亦包含本身有外國居留權的港人,所以回歸以來移民人數平均每年達2.5萬。

第二,在香港間歇居住的市民選擇離港,相信是因為出入境限制而返回原居地,即內地,只有小部分是澳門和海外地區。2020年的總移出成歷年之冠,最大原因不是移民外國,而是北上避疫。

第三,輿論焦點落在2021年的人口流失,其實再早一年的情况更嚴重,只因內地和外籍人士的總遷入,抵消了移民與避疫的總移出,令淨移出不算顯眼。

各類市民離港迹象在過去兩年成形,至於情况會延續多久則是未來的事,要從心態的轉變來推測。民主思路委託中大亞太研究所進行「一國兩制」指數調查,長期追蹤市民的移民心態。調查可見,打算移民的市民從修例風波開始增加,緊接《港區國安法》立法的消息,升至2020年6月34.5%的頂點,並且在針對政治示威的連串執法行動下維持高企一年多。選委會和立法會完成改革選制後的首次選舉,激進政治退場,挽回市民對陸港關係與高度自治的信心,移民意欲在今年1月驟降至23%。無打算移民的市民呈相反趨勢,自去年中58.4%的最低點,回升至今年1月的65.7%。因修例風波系列事件而啟發的移民念頭,在今年初開始減退。

新一波移民潮或維持兩三年

民調所見的移民心態自2019年中攀升,實際移民的出境紀錄卻在2021年才浮現,兩者的時間差距約有兩年,這代表移民現象從萌生想法到付諸行動,需要不少時間籌備。市民的移民意願從今年初開始向下拐,亦會滯後反映於離港人數上,因此這一波移民潮可能會維持兩三年。同時,當疫情受控、邊境來往如常而經濟開始復蘇,港人的內地親屬會跨境團聚,長居內地的港人會回來停留,境外人才亦會重新駐港,將會抵消移民海外人士的流失。

香港近期人口流失由多重因素組成,包括返內地避疫、新移民暫停來港、經濟機會有限,當然還有移民海外。市民用腳投票,無疑是對管治局面的抗議及對未來前景的質疑,但亦如「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便是惋惜也只能尊重個人意願。遙遙無期的抗疫生活,使我們失去的一切已經太多,離港潮將會是復常後最需急救的一環,因為這座城市裏的人是這座城市的靈魂,香港再也經不起原有的都市活力、開創精神和文化底蘊一點一點消逝。

作者潘學智是民主思路聯席召集人(研究),陳慧盈是民主思路高級研究主任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