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滔天巨浪襲香港 釋疑接種現曙光(文:龍振邦、薛達、袁國勇) (09:00)

Omicron變種病毒於2022年初肆虐全球,巨浪席捲歐美及東南亞諸國,多國累計確診個案創新高。因久守必失,香港亦深受影響,患者及死亡個案乃5波疫情之冠,社會民生及醫療系統均受重創。Omicron BA.2之傳播力極強,超越了本港個案追蹤、檢疫及隔離之能力,造成大範圍極速擴散。

外防漏網 五波襲港

香港第五波疫情初期共有4條傳播鏈,首兩條與機組人員相關之傳播鏈,基本上已於農曆新年前截斷。另有倉鼠相關群組之傳播鏈由Delta病毒株引起。第五波主浪由海外輸入之Omicron BA.2引起(海景絲麗酒店相關群組),從檢疫酒店流入社區。惟追蹤不及傳播快,BA.2病毒株於葵涌邨隱性傳播了一段時間,其後引起大爆發。葵涌邨逸葵樓爆發的Omicron BA.2病例數目,每1.28天增加一倍(註1),並於各區多棟大廈出現垂直傳播。此外,Omicron病毒之棘突蛋白出現大量變異,疫苗效用減弱,科興滅活疫苗受影響較大,但其3針仍有效減少重症及死亡(註2)。Omicron病毒株之特性,有別於Alpha和Delta變種引起之爆發,故有一說認為Omicron病毒株可歸類為另一場大流行。

疫苗猶豫 禍延老弱

第五波爆發前夕,本港長者接種率極低。2021年12月尾,70至79歲者第一針之接種率低於50%,而80歲或以上長者更低於20%(註3)。本港長者之低接種率,使香港第五波疫情之死亡率較其他高收入地區高出兩倍以上。儘管社區疫苗接種計劃至今已推行了一年多,但疫苗猶豫及相關錯誤信息仍然廣泛流傳,使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家人卻步,未能及時接種,從而阻止老弱染疫逝世。

護老院及殘疾院舍爆發,蔓延迅速,感染大量長者及患有多種慢性疾病之院友。截至3月15日,全港累計共757間護老院舍(佔總數約90%)及271間殘疾院舍(佔總數約80%)受影響。護老院舍共29,170名院友(佔總數39%)及7290名員工(佔總數24.5%)染疫,而殘疾院舍共7680名院友(佔總數42%)及2725名員工(佔總數26%)染疫(註4)。重症者如潮水般湧入公立醫院,醫院管理局不勝負荷,服務近乎崩潰。可惜香港特區未有吸收別國準備開放及應付後疫苗浪之經驗,軟件硬件均不足以應付患者幾何級數之增長,其中護老及殘疾院舍之準備最為不足。在短短兩個月內,逾4000人死亡,95.4%的死者為60歲或以上長者,大部分為爆發疫情護老院舍之院友(註4及5)。

目前衛生防護中心累計呈報受感染人數已超過70萬(註5),但呈報個案實質只反映本港總測試能力之上限,真實染疫人數應遠多於70萬。醫管局員工全體每天均需進行抗原測試,故員工感染數字較能反映真實情况。染疫之醫管局員工代表25至60歲工作年齡層之感染比率,截至3月15日,共15,766名員工染疫(佔總數約19%;註4)。以此比例粗略推算,香港最少有142萬人染疫。而香港大學之疫情發展模擬模型更推算有約360萬人受感染(截至3月14日;註6)。Omicron傳播速度太快,即使亡羊補牢、全速接種,亦未能立竿見影,對於第五波之影響不大。而且近日社區疫苗中心之接種人數下降,亦有大量預約接種者臨時缺席,估計與多人染疫或成為密切接觸者有關。故現時為長者及長期病患者加緊接種之主要目的是鞏固其免疫力,為後疫苗浪或第六波作準備,而且接種策略應由被動轉為主動上門。

Omicron病毒株較Delta溫和,致病力較弱。一般人感染後,臨牀病徵輕微甚至無病徵,與港大微生物學系較早前的一項動物研究之發現一致(註7)。當健康者完成接種疫苗後,即使感染了Omicron,其客觀效果有如天然加強劑,能鞏固針對不同變種病毒株之黏膜免疫力(mucosal immunity)及細胞介導免疫力(cell mediated immunity)。但筆者不建議將自然感染作為獲得免疫力的一種方式,因這樣做會增加傳播給高危群組之風險。對於未完成接種者、長者及慢性病患者,Omicron病毒株仍能引起重症。Omicron之傳播力強,加上染疫者基數極大,故對公營醫療造成嚴重負荷。新冠大流行不僅染疫者受影響,當集中資源及人手專注應付新冠患者時,必須大幅減少其他非新冠的緊急及非緊急服務,故非新冠病人亦大受影響。

疫中轉陣 整合政策

疫情終有回落之日,港府亦須盡快向市民公布本港復常之計劃及路線圖,好讓公眾對香港重拾信心和希望。當多人染疫,產生黏膜免疫力,個案傳播自然會減慢。儘管Omicron傳播迅速、增幅凌厲,但似乎3月4日已達高峰,漸趨平穩,反映社交距離措施起作用。政府正盡力阻止護老及殘疾院舍爆發,加強門診服務以防輕症患者惡化,改善住院服務以降低死亡率,並加強院舍院友及社區長者接種疫苗。即使疫症走勢向下,第五波尾聲仍然每日能增逾數千宗確診,而此階段可以延續數月,故有必要實行一些緩解措施(mitigation)。

(1)本港市民現時仍須緊守防疫措施,繼續戴上雙重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措施,直至每個符合條件的市民都接種了兩劑復必泰或3劑科興為止。假如全港市民齊心,同時政府應組織大量醫療隊上門為長者接種,並邀請醫護深入社區,為老弱解答釋疑。若能全速建立抗疫韌性,為應付後疫苗浪打好基礎,本港有可能在7月前後復常,逐步解除防疫措施。相信屆時用於治療輕度和中度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藥(Paxlovid和Molnupiravir)供應亦會漸趨穩定,足以抵禦後疫苗浪。

(2)現時約有逾30萬人在家隔離(註8);如以香港大學數學模型估算,有超過300萬名患者仍然留在家中。除非家庭條件不適合居家隔離,否則應繼續允許輕症者留家隔離,並提供物資包及醫療諮詢服務,讓患者安心休養。現時根本毋須堅持將輕症確診患者送入社區隔離設施,以免對患者造成太多不便,更可減少行政措施及公務員之負擔,集中人力資源協助其他更有需要之市民。如患者有同住未接種疫苗之長者、幼童及慢性病患者,更迫切需要使用隔離檢疫設施。政府亦可為高危或易受感染群組提供檢疫設施或酒店暫居,並為他們進行多次核酸檢測、臨牀監察及早期治療,以防止出現併發症。

(3)第五波之下有大量工作人口染疫,並衍生更大量的密切接觸者,嚴重影響社會運作。當局應放寬限制,容許每日早上抗原檢測呈陰性的密切接觸者復工,條件為出門必須佩戴雙重口罩或N95口罩,並每天進行抗原檢測,一旦呈陽性便需隔離。這項政策對於醫護人員、保健員、救護員及從事運輸等基本或緊急服務之工作人員尤其重要。

(4)盡早恢復國際來往航班,使完成接種之商務旅客和海外港人能及早回港。香港社區已有超過70萬病例(真實可能甚至有幾百萬),即使再有輸入個案,亦只是滄海一粟,對整體疫情之影響微不足道。完成接種之旅客在機場之核酸檢測呈陰性,可考慮讓其中的港人在家檢疫7至10天,毋須再浪費檢疫酒店限額,並須每天進行抗原測試,最終呈陰性即可完成檢疫;一旦抗原測試呈陽性,則須繼續在家隔離至少7天,直至抗原測試轉陰性為止。至於海外旅客則須住檢疫酒店,做法大致相同,但陽性者須入住隔離設施。

夏季天時 爭取復常

待夏季氣溫上升,病毒環境存活率低,同時在較高的環境溫度下,被感染之動物產生新冠病毒的數量較少,肺炎亦較輕(註9)。如本港市民疫苗接種率能超過95%,建立足夠抗疫韌性,政府即可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放寬防疫措施後,廣泛落實疫苗通行證尤其重要。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進入學校、餐館、表列場所、政府設施和商場時,均須使用疫苗通行證。疫苗通行證之目的乃保護,而非懲罰未接種者,以免未接種者在該場所受感染而出現重症甚至死亡。這措施將顯著減輕本港醫療服務之負擔,若以大約137萬65歲或以上人口(2020年數字;註10)粗略估算,假如95%已免疫(完成接種或染疫康復者),後疫苗浪爆發期間,約5%(68,500人)之65歲或以上長者為無免疫力者(susceptible individuals),而每一浪約維持8周,20%之人口染疫(包括13,700名無免疫力長者),假設全部也需要入院,平均分到全港18間急症室,每間每日收約13名無免疫力長者;即使100%無免疫力長者染疫需入院,每天也是67人入院,本港現時人手設施足以應付。至於剩餘的95%已康復並免疫或完成接種疫苗長者,雖然仍有部分需要入院,但相信大部分均為輕症,與流感相若,影響不大。

當本港疫苗接種率達到95%至99%時,隔離、檢疫、住院和門診服務應該已經為應對後疫苗浪(第六波)準備就緒。此浪可能源自Omicron第五波的殘餘隱性傳播鏈引爆的超級傳播,或是來自輸入個案,甚至可以是Omicron之後的新變種。後疫苗浪只要是由類似Omicron的變種引起,加上香港醫療配套措施大幅提升,香港便能如新加坡一樣逐漸復常,擺脫大流行防疫措施帶來的種種不便。

全民檢測 配套未全

香港從2020年通過邊境管制、全民戴口罩、檢測輕微症狀者、嚴謹的接觸者追蹤、迅速檢疫接觸者及隔離患者,應對由Alpha和Delta變種導致的第三波及第四波疫情,並維持了9個月本地零感染。今波疫情依舊沿用上述策略,但這次未能控制Omicron變種病毒,故社會有討論以全民檢測控疫。全民強制檢測推行與否,取決於後勤配套、檢測工作流程、追蹤能力、隔離設施等是否準備就緒,以及推出時機。大型全民強制檢測在中國內地非常成功,並成功實現了動態清零。內地推行全民檢測,同時實施閉環管理及分區精準管控,以小區作檢疫單位提供核酸檢測。除此之外,內地亦實行健康碼制度,以高科技追蹤接觸者,強大的人面識別系統、大數據及健全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體系(街道辦事處等組織配合防疫工作),能迅速及全面追蹤密切接觸者。如香港未準備好各項配套而推行全民檢測,本地個案追蹤之能力及隔離設施未能應付海量個案,即使完成全民強制檢測,第五波也很大機會復發,引發第六波。如此大規模及昂貴之檢測,倘短期內復發或爆發另一波疫情,勢將令過去兩年艱苦抗疫、極度抗疫疲勞的市民大失所望。

緬懷亡者 尊重科學

是次疫情為香港現代史中最嚴重的公共衛生災難,我們應對在第五波逝世的患者及家屬致以深切哀悼。疫情結束後,應為亡者豎立一座紀念碑,緬懷疫症中喪生的港人,更要提醒民眾必須相信科學、尊重真相,免受謠言侵擾。2021年,香港足足有9個月接種疫苗的黃金機會,然而當時疫苗猶豫及錯誤信息充斥社會,大量長者、長期病患者及其家人,出於對政府和疫苗的不信任,未選擇接種,最終導致超過4000名老弱染疫死亡。事實上,錯誤疫苗資訊得以廣泛流傳,傳者有責,知者不糾正有責,聞者不核實有責。事情發展至今,政府官員、醫學專家、民間團體應共同合作,宣傳正確的疫苗資訊,針對疫苗猶豫,深入社區詳細解說。全球大量科學期刊及醫學文獻均顯示接種疫苗益處多於副作用,諸國經驗均明確得出同一結論:疫苗能減危重症及死亡之風險,而衛生防護中心現時亦掌握強而有力的本地數據,足以證明疫苗效力(註11)。經過這次教訓,市民應抱客觀、理性及科學精神去思考事情本質,及早讓老弱接種,使香港能盡早復常,避免下一浪再有大量港人喪生。

註1:bit.ly/3JhIYIh

註2:bit.ly/36oIh0V

註3:bit.ly/3z56cNp

註4:bit.ly/3ItWUxH

註5:bit.ly/3iaxSbZ

註6:bit.ly/3wcLX10

註7:go.nature.com/3MRnpk1

註8:bit.ly/3CODwdj

註9:bit.ly/3KQlI4s

註10:bit.ly/3tZxkeI

註11:bit.ly/3KMO5QW

作者龍振邦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名譽臨牀副教授,薛達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臨牀助理教授,袁國勇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