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抗疫策略可守多久?(文:張炳良) (09:00)

新冠病毒的特點是傳播力強、變種快及可能無病徵,從2020年初爆發,至今踏進第三年,仍未見盡頭曙光。兩年多來各國抗疫各自為政,控疫表現參差,而且疫情被政治化,如美國以冠毒標籤中國,至今「清零vs.共存」又被炒作為另一中西較勁。

Delta及Omicron改變了不少之前對冠毒的認知和抗疫策略取捨。世衛總幹事譚德塞今年1月說:「對於大流行會如何發展、急性期將如何結束,有不同設想;但假設Omicron將是最後一種變異株,或疫情已進入尾聲,這是危險的。恰恰相反,從全球來看,出現更多變異株的條件極為理想。」抗疫將是持久戰。

亞洲一些國家地區,因SARS慘痛經歷,官民危機警覺性高,起始便着力控疫;中國內地的成效令人刮目相看,而台灣、香港、澳門、日本等亦表現突出(附表2020年數字)。歐美國家雖醫療先進,但心存僥倖,至疫情迅速擴散,才知危機嚴峻,部分急用限聚和封城手段,但仍有人以為可寄望群體免疫,終成重災區。

香港控疫面對轉折

香港控疫成績,直至今年1月,以確診和死亡率言,雖不及內地、澳門,稍遜於台灣,但超越新加坡、韓國、日本和澳洲等地(見表),屬於出色,醫護系統和各政府部門人員的長期努力和專業表現應記一功。不過疫情在變,第五波爆發,2月確診數字急升至每天數千,死亡增加(包括兒童),社會躁動,人心惶惶,中央關切,習近平主席指示控疫壓倒一切。

抗疫須沉着應戰、佈置周密,慎防出現恐慌致自亂陣腳。Omicron肆虐下,不單香港確診像火箭般直升,新加坡近日也急增至每天新確診1.6萬至2.4萬宗,但人家仍步伐井然;韓國近日每日確診升至逾10萬,已調整策略,把醫院資源集中於病危高風險者。為何香港如墮淪陷之境,應變瀕臨失控,策略這麼落後於形勢?

現時各區都有陽性個案,若仍靠毫無預警、隨時發生的小區圍封強檢做法,市民曾需花數小時排隊候檢,圍封期由早期1天延長至7天,徒增擾民性及不確定性,倒不如打一場硬仗,動全城之力及在中央支援下全民強檢,但須以便民為本:檢測快捷、避群聚輪候、結果快知、後勤化驗能力充足、毋須或極短暫禁足,且做好隔離和治療安排,免功虧一簣。

長期抗疫靠疫苗,但香港兩劑疫苗接種率只達七成半,遠低於內地、新加坡和韓國(八成多至九成),須強力提高,但要妥善處理醫學上不宜接種者,而不是讓一些長者和長期病患者不知所措。

「手術成功,但病人死了」乃黑色幽默,說來荒唐,卻道盡在不完全掌控和預測的風險危害中,若戰術(手術)一成不變、墨守成規,可能出現意外災難,至今已成為商業以至軍事行動的警示;放在新冠疫情,也具啟發。目前全城聚焦第五波,但之後怎樣?病毒不會消失,亦會變種,故不能以舊認知去應對新挑戰。挑戰有二:(1)如何打好一場持久戰?(2)如何既保生命也保生計?

要打好一場持久戰

一個持久性的大流行病疫,考驗醫護及相關系統承受能力,提防「爆煲」,所以檢測追蹤及隔離治療安排(入院出院標準、分流等)均應隨勢調整,顧及供給後勤。疫情疲勞直接影響前線人員,以至各行業及普羅民眾心理,所以抗疫也是心戰。

要市民業者為抗疫接受一時之痛、短期不便,問題不大,但若不知要緊守多久,非常態變成生活日常(即處處不便、事事不暢、停工停業),且限制措施時放時收,人們自憂心如何過活。小企店舖會問能否捱下去,還是乾脆結業,打工仔尤感徬徨。就算政府能派錢扶助,也非長久之計。

但政府危機論述貧乏,有時前後矛盾,市民無所適從,懷疑其領軍能力,愈發不安,易信傳聞。在缺乏「終局」觀(endgame)下,怎樣叫人們守下去?總不能守株待兔。若人心趨向悲觀,產生骨牌效應,失業上升、消費疲弱,隔離封關禍及物流供應和商貿往來,連環反應下社會變作死城,抗疫策略還怎可持續?

既保生命 也要保生計

控疫復常乃必由之路,使人重獲安全感。若病疫轉為可治的風土病,則社會不用慌張,生活仍一切如常,保生命和保生活不存在矛盾。新冠不斷異變,成為常存威脅,為應付一段時期而作的應急應變措施,能否長期延續下去,便不止是一個醫護承受力和行政能力的問題了。以封關封城為例,若封上一年兩年,則任何社會的生命力必受重創,病毒未滅人們已沒法過活、內耗矛盾叢生了。

小型和外向型經濟尤甚,這解釋了為何以嚴厲控疫見稱的新加坡,去年中已提出「Covid Resilience」(新冠復元),為經濟復常鋪路。那些早期輕視冠毒的國家,其疫情已翻不了盤,其他國家也感難獨善其身。世界銀行預測今年全球經濟增長遜於去年,明年再遜於今年,若國際通關無期,各地經濟只會雪上加霜。

因復蘇經濟心切及民情政情壓力,歐美亞各國多已接受擴大疫苗覆蓋率使所謂「與病毒共存」。新加坡、韓國、日本、越南、澳洲及新西蘭等均已轉向。不過,「共存」下仍分積極控制(如新加坡、澳洲)和被動應對(如英國、丹麥、瑞典等)不同態度。中國內地堅持清零原則,香港標榜動態清零,台灣未改清零目標。

分清偽命題和真問題

這是一個頗為弔詭的形勢。從公共衛生及生命安全看,遏疫總不能鬆懈,但現時往往把「清零」跟「並存」對立,有人製造政治分化,致產生近乎偽命題的爭議。「清零」不是絕對歸零,這不科學,實指控疫從嚴、切斷病毒變種的傳播鏈,乃面對傳播病應有之道。「與病毒並存」,較準確的描述是「病毒與人類並存」,指全球層面已揮之不去,故不是主觀選擇,而是客觀現實情况。

所以真問題是,如何在冠毒持續下,既致力遏阻傳播、不減風險意識、不躺平,又能做好防範和配套機制,容許生活和百業逐步復常,生命和生活兼顧。

香港正處抗疫瓶頸

病疫危機從來不單是一個醫療衛生問題,也不能期望醫學專家為政府解決經濟或政治問題。政府重視、市民信賴專家意見,但專家各有己見,若缺乏政府權威性的說明,易產生種種揣測。公共政策學強調「實證為本」(evidence based),但實際決策既不由專家主導,也難一切聽專家,因為危機就是政治,決策考量須多面向,既有科學也是藝術,不存絕對(註)。

香港現處抗疫瓶頸,進退能否有度,繫於策略。經歷兩年多抗疫,經濟代價付出不少,爭取早日全面通關,乃經濟復蘇的重中之重。社會不能長處緊繃狀態,前線人員也會疲勞厭戰,愈是這樣,愈易導致執行力度減弱、缺失日多。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正確,但能否完善檢測檢疫、堵塞程序和機制漏洞,從而逐步放寬入境而仍可維持外防之效?

爭取與內地免隔離通關,必須做好本土控疫,符合內地防疫政策和健康碼要求,香港沒有選擇;跟外國通關,因它們均陸續放寬限制,「共存」已成國際主流,香港也沒有選擇,一是長期擱置通關,一是積極考慮可承受多大的輸入風險,放寬互惠通關條件。關鍵在於香港內部控疫能力,使縱有感染仍大局受控,不至釀成爆發,在妥善防範下維持營業,恢復社會活動,各業重獲生機。

註:如見Wesselink, A, Colebatch, H & Pearce, W. (2014). "Evidence and policy: discourses, meanings and practices." Policy Sciences, 47(4), 339-344.

作者是香港教育大學公共行政學研究講座教授、運輸及房屋局前局長(2012-17)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