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童樂居虐兒案——幼兒看不見的「心理傷疤」(文:鍾志源) (09:00)

香港保護兒童會轄下「童樂居」上月被揭發生虐兒案,警方至日前已落案起訴16名員工,受害幼兒達29人(據早前報道,其中26人年齡介乎1歲10個月至3歲8個月),共涉及逾百次在不同時段的虐兒事件,施虐方法包括掌摑、打頭、扯頭髮、將幼兒拋向牆壁及地上等行為,致兒童身上出現紅腫及瘀傷;案件仍在調查中,可能再有更多受害者及施虐者出現,事件令人髮指及心痛。

虐待會對兒童造成長期負面影響

29名受虐幼兒被安排送往醫院接受檢查,身體上的傷害不但要經過一段時間才可痊癒,心理的創傷更會帶來嚴重而深遠影響。不少研究已指出,虐待會對兒童造成不同層面的長期負面影響,包括智力發展遲緩及學習動機減少;於社交、心理及行為方面,會在成人階段出現人際關係問題,較難對人產生信任及建立親密關係。

在心理學上,0至3歲是兒童建立對人的信任及安全感的關鍵階段,幼童透過照顧者持續並積極的情感互動而獲取安全感;幼童若在這時期被虐待,就會造成情感發展障礙,對人產生懷疑、恐懼和不信任,並出現退縮及迴避他人的行為,漸漸會導致其缺乏理解他人表情及動作含義的能力,長大後便會遇到各種人際關係的困擾。被虐兒童亦會因被辱罵及虐打,出現「因我不好,所以我不值得被愛」的不良信念,形成偏差的自我概念,逐漸變得自卑。此外,他們也可能出現濫藥、酗酒、暴力、過快與人建立依戀關係等行為,為人亦可能會較怕事、沉默及較少參與群體活動;亦較易患精神病如焦慮症、抑鬱症、邊緣性人格障礙及精神分裂症等。

非語言方式治療 助幼兒釋放感受

虐待兒童案件,一宗都嫌多;就童樂居虐兒案,建議當局須嚴懲施虐者及追究管理層的管理不善。此外,政府監管亦不足,須制定機制嚴格監察本港各兒童慈善機構,有否按照社會福利署所訂程序指引,定期檢視其閉路電視及作突擊巡查,以確保兒童不會受傷害。對於幼兒工作者,可考慮實施考牌制度,安排有心理輔導相關專業的人士,定期考核幼兒工作者的道德操守及評估其心理健康指數。

此案愈揭愈嚴重,社會福利署應盡快接管童樂居的服務,避免幼兒再與施虐者接觸,盡早為受虐幼兒進行專業的身體及心理傷害評估,並安排合適治療。由於幼兒仍未能以語言表達內心情緒,因此要以非語言方式,例如遊戲或藝術治療,幫助幼兒抒發情緒,釋放被傷害的感受及創傷後的壓力。以創傷為中心的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幫助受虐兒童更好地管理痛苦的情緒,學懂處理與創傷相關的記憶,及改變「覺得自己是罪有應得」等非理性的思想。此外,親子互動輔導(parent-child interaction therapy)治療模式,亦能協助家長建立良好的親子及依戀關係。虐待對幼兒的影響未必會即時看見,往往要到成人階段才出現,因此建議社會福利署為受害兒童提供長期輔導的跟進,或追蹤至他們18歲(成年)。

這些幼兒往後可能會轉到另外的機構或由家人照顧,照顧者應以同理心、真誠及無條件接納的態度,與兒童建立同盟的關係,給予他們安全感,重建與人之間的信任,幫助他們提升信心及自尊心。我相信只要在各方配合和跟進下,用愛和耐性照顧他們,他們被虐的陰影會盡快過去,人生得以重建。

作者是香港輔導及心理學會副會長、英國特許心理學家

(本網發表的時事文章若提出批評,旨在指出相關制度、政策或措施存在錯誤或缺點,目的是促使矯正或消除這些錯誤或缺點,循合法途徑予以改善,絕無意圖煽動他人對政府或其他社群產生憎恨、不滿或敵意)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