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香港中醫的長征 如何從中醫院開始?——回應趙永佳教授〈揚帆啟航〉等文(文:林振邦) (09:00)

趙永佳教授在《專業化的長征:香港中醫師對專業發展的態度研究》(下文簡稱《長征》;註1)業界調查後,在《明報》發表一系列相關文章(如2021年3月29日〈揚帆啟航——中醫院起動前夜的香港中醫發展〉;註2)。我們在此以業界角度,回應若干中醫院及業界發展議題。

(1)中醫專業高級人員培訓及評核:「中學中」主導vs.「中學西」主導

中醫院發展,帶來「高級中醫人員」體系構成的議題。從學術和制度上,《長征》有3項結果值得我們參考。

業界對於「中醫理論可被現代科學理解及解釋」(調查報告表58)的問題,不同意者約49%,同意者僅約25%,反映業界認為「整體論」及中醫自身體系(中醫經典、醫籍及傳承)不可抹去,甚至應為發展主導,而非西醫式「專科」。確實從當代系統生物學和網絡藥理學證明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礎方法(一種西醫疾病下,確實存在不同的生理狀况),但離指導臨牀仍有距離。而臨牀研究雖能證實療效,但大多為扭曲中醫,缺乏「辨證論治」,甚至基本四診亦往往闕如。故此業界自然有「半杯水」的心態,也所以認同「中醫必須專科化方可提升專業能力」(表51)的受訪者未過一半。

這些結果直接反映業界認為「現代科學」理念僅為中醫發展及培訓的輔助,而非主導。故此當深化問題,探查「專業發展」(高級中醫資歷認證)的意向,是在保持「中醫特色」的前提下(不同於「西醫專科」),才有約66%的支持(表53),這可說是業界的較大公約數。

(2)如何前進而不落入「中醫西化」?

然而當下香港中醫機構,都由西醫直接或間接管理(例如大學教資會、研資會、醫院管理局)。若由這些機構壟斷「高級中醫人員」的定義,將發生什麼?國內稱之為「中醫西化」,因權力和資源,扭曲業界不合學術不合臨牀地背棄中醫。

從事實驗室等研究,容易獲西醫體系加持而成為「高級中醫」。反而從事中醫臨牀及中醫經典研究的,則難獲肯定,繼而被邊緣化和排擠。例如現在醫管局的三方合作中醫診所,從事中醫經典研究沒有任何正式認可,無法升遷和續聘。久而久之,當臨牀研究項目及撥款愈多,中醫方向人才反而愈難在中醫機構留任。實際上,真正的「循證醫學」有三元素(EBM TRIAD),分別為醫療專業自身、臨牀證據及患者期待。但當「循證醫學」被有意無意扭曲,只注資及放權予非臨牀非中醫專業人員,愈發展,中醫制度就愈倒退,進一步退兩步(註3),甚至倒退三步。

國家社科院的「中醫藥國情調研」,認為這種不均衡發展,最終帶來「中醫思維弱化、中醫評價西化、中醫學術異化、中醫技術退化、中醫特色優勢淡化」。所以業界半數人反對的,不是現代醫學和技術,而是這種「中醫西化」帶來對專業自主、傳承和病人的損害。要解決,恐怕第一步需調整中醫的醫教研體系,達到充分專業自主並減少利益衝突。或者至少,就政策更多開放予業界參與公開諮詢。

(3)平衡當代醫學知識與中醫本色的答案?

市民可能簡單認為:「中醫師認識西醫知識不好嗎?」實際當代中醫師,大部分對臨牀西醫已有基本認識。但當要去到業界的高級或研究水平,這種祝願與現實就出現矛盾,因為人生有限,而中西醫的學術範疇差距也極大。例如實驗技術好、論文多、西醫知識豐富,不等同中醫辨證和四診技術;擅長針灸實驗和數據研究、職稱高,亦不等同臨牀實操技術。故此吾等於京港等地從師多年,亦鮮見有人兩邊兼顧而俱可達到業界認可。

故此香港業界的共識,是在不走西化道路下促進專業深化,即非西醫式「專科化」。現代醫學知識先分開另作學習,達國際認可水平則獲獨立認證。而中醫專業發展應按中醫自身學術體統為主,保持中醫「整體論」特點,可考慮以藥物治療學、針灸治療學及手法治療學分流。強調不分科的整體觀,或僅作內外婦兒骨傷等基礎分科。而在高級醫師的認證上,需要強調把中西醫知識分開認證,確定以中醫知識認證體系的最高層級人才。這樣可以幫助患者知悉中醫師不同知識的程度,並讓不同的中醫師均可獲認證(而非單純靠攏西醫才可有認證),並避免行政上被單一學術體系人員架空。

這些做法,符合國務院《關於加快中醫藥特色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21年)文件的要求:「加強中醫藥人才評價和激勵」、「實施中醫藥特色人才培養工程」,並強調「重點加強中醫基礎、經典、臨牀師資培訓」。

(4)長遠發展:制定發展綱領與監測方案

今屆特區政府已落實中醫藥處、中醫藥發展基金、公務員中醫服務及資助中醫服務等項目,較前大進一步。

然而相較全國中醫的發展藍圖,仍落後不少,缺乏整體發展綱領和實踐計劃,大部分都僅為「單項項目」;更嚴重缺乏監測方案,使項目容易被西醫行政及價值所扭曲,遠離發展中醫的目標。國家研究已有發現,即使內地亦時有傳統中醫被排斥,甚至架空,令其持份及資源無法到位,港區着實只會更嚴重。

故此有必要讓實驗室研究、臨牀研究、中醫體系傳承與研究,三者均衡發展,「傳承精華,守正創新」。中醫作為一個歷經2000年的學術,發展確實需要長征精神:不畏艱難,不怕犧牲,自主自強,實事求是,團結一致,與第一線的醫師和病人生死相依,艱苦奮鬥!

註1:bit.ly/395OoWa

註2:bit.ly/3u3CNiK

註3:詳見林振邦,〈「進一步,退兩步」 香港中醫發展急需改革——從亞博中醫服務業界意見調查說起〉,2021年3月2日,《明報》(bit.ly/2NPRjew)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中醫及生物醫學(榮譽)雙學士、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學博士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