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網絡迷因與公共討論——從「連登post」數據探討(文:鄧鍵一) (09:00)

網絡迷因(Internet memes,也有人翻譯為「模因」)是過去幾年開始流行的網絡文化。簡單來說,迷因是一種由網民自發創作(user-generated)的網絡改圖,類似以前人們常講的惡搞,不過隨着數碼技術發達,現在大眾要改圖、配字、製gif,都十分簡單。甚至有網站已經準備好各款製作迷因的常用模圖。今時今日,整meme真的十分方便。

迷因對公共領域影響是好是壞?

到底網絡迷因有多普及呢?美國有調查發現,當地的青年,平均每人每天在網上會看到約20至30幅迷因圖片(註)。由於網絡迷因是一個開放的類型,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迷因表達各種看法,使用迷因來介入與公共事務相關的討論,也十分常見。例如幾年前,香港網民在facebook開設了一個名為「老友memes」的專頁,介入一些與世代矛盾相關的話題。在一些國家,以迷因介入社會和政治討論的文化特別熾熱,其中一個原因是,迷因這個類型的信息量很淺,同時它傾向輕鬆搞笑的特質,讓大眾容易參與,能夠很低限度地討論政治,又未至於尖銳批評政府。至於在香港,在一些重要的政治事件,例如特首選舉、立法會選舉、社會運動等等,網絡迷因都十分蓬勃。另一方面,有學者卻擔心,迷因這種類型不鼓勵深入討論,往往只停留於點出狀况,無助充權。同時,當中一些搞笑元素,可能涉及取笑社會特定群體,令社會在某些議題上更加分化。長遠而言,可能對公共領域造成負面影響。

「有圖」與否 影響網上討論形態

不過,在討論迷因對公共領域的影響是好是壞之前,我們可以先初步探討它對公共討論本身的影響。在這篇文章,筆者會分析研究團隊於連登討論區蒐集的資料。附表的資料來自連登討論區「時事台」和「吹水台」,從2019年6月1日至8月31日的帖子和回覆的數據。在這3個月裏面,連登共有272,054幅圖片或gif。然後,我們隨機抽取當中六成圖片或gif為樣本,研究助理們按迷因的操作定義,辨別該圖或gif是否迷因。樣本圖片當中,10.4%被歸類為迷因。

附表按辨識的結果,把帖子分為3類:第一欄是沒有迷因的帖子,即可以是純文字,或包含了其他圖片、gif、emoji等等;第二欄是包含了非迷因的圖片或gif的帖子;第三欄是包含迷因的帖子。當然,由於我們只辨識了六成圖片,欄一可能包括了一些含有迷因的帖子。但因為整體上迷因所佔的百分比很低,它們對欄一結果的影響很輕微。

首先,如果帖子包含圖片或gif,無論是不是迷因,都會影響到網上討論的形態:有圖片或gif的帖子一般字數較多。即是說,當「樓主」(即出帖人)在帖子加上圖片或gif的時候,他們就打算發表稍為長的意見或信息。當然也有可能是,正因為他們知道自己要表達的意見或信息比較長,所以使用圖片或gif先吸引網民注意。

另外,有圖片或gif的帖子也能夠吸引比較多來自不同用戶回覆,也可以理解為比較熱烈的討論。但是,回覆帖子的字數不見得會較多,即是說,在帖子加入圖片或gif未必能夠吸引其他人較深入地回應原帖。

包含迷因的帖子有較強生命力

如果再比較第二和第三欄的數據,會比較明顯看到有或沒有迷因的分別:包含迷因的帖子,比較能夠吸引其他人也用迷因回覆。包含迷因的帖子,比一般沒有迷因的帖子(欄一),及包含非迷因圖片或gif的帖子(欄二),更能夠吸引人於該帖子持續留言。換言之,包含迷因的帖子有較強生命力。這可能因為部分人會因為該帖輕鬆惹笑而持續地在社交媒介轉發該帖,令該帖即使過了較長時間,也有人留意到及回覆。

有趣的是,包含迷因的帖子的「樓主」,會較經常在自己的帖子留言。也可以說,使用迷因出帖的用戶,似乎比較着緊自己的帖,比較積極參與當中的討論。

當然,我們難以從附表的數據得知迷因對公共領域的好與壞,那部分畢竟需要依靠質性分析。但我們也可以大概知道在網上論壇使用迷因的作用和局限。例如,只要用戶在出帖的時候附圖或gif,即使那些不是迷因,已經可以吸引比較熱烈的回覆。這可能因為在網絡環境中,圖片本身已經能夠吸引較多注意,圖片內容反而是次要。

附表最後兩列的結果是值得注意的。包含迷因的帖子比較能夠吸引其他人用迷因來回覆,這大致符合了迷因具有「感染性」(viral)的特質,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因為迷因而經常看到某個議題持續在社交媒介出現。這連繫到尾二列,包含迷因的帖子在內容競爭激烈的網上論壇可以有比較持久的生命力。所以,從附表呈現的初步觀察,我們暫時還看不到在網上論壇使用迷因是否會影響到討論質素。但比較明顯的是,迷因或者會影響到網上公共討論的議題設定:一幅有趣的迷因,有機會令一個本來未必很受重視的議題,在網上持續地曝光,吸引到比較多注意,儘管那未必能夠轉化為較多討論。

註:Molina, M. D. (2020). What makes an Internet meme a meme? Six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In S.Josephson, J. D. Kelly & K. Smith (eds.), Handbook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Theory, methods, and media (pp. 380-394). New York: Routledge.

作者是香港恒生大學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