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全紅嬋讓中國尷尬嗎?——為中國體育舉國體制說句公道話(文:黎蝸藤) (09:00)

中國跳水14歲選手全紅嬋勇奪10米高台跳水奧運冠軍,隨後她受訪時透露家裏很窮、希望掙錢為母治病、遊樂園都沒去過、不認識母親的病那個字等,成為熱議。有人認為這反映中國舉國體制不堪,把小孩子變成「訓練機器」、「沒有童年美好回憶」、「看了心酸」,「全紅嬋讓中國尷尬」。

筆者認為這種說法完全錯誤。全紅嬋爭議涉及兩個問題。第一,中國還有很多窮人,不像傳媒鼓吹得那麼光鮮,社會救助體系有待完善。這些筆者都沒意見,但也要看到,再富裕的社會也有窮人;這些不足會在中國繼續富起來時得到改善。

第二,也是更重要的,是如何評價中國體育的舉國體制。具體而言,中國有一套國家支持的體校系統,它把小孩子從小招入訓練,以後進入地方隊省隊國家隊,成為國家付工資的專業運動員,參賽為國家和地方爭取榮譽(特別是金牌)是最主要的目標。這套系統從蘇聯時代傳入中國,至今依然存在。在全紅嬋爭議中,很多批評集中於「舉國體制是錯的」這命題。

貧窮和舉國體制當然不是沒關係,但不能簡單混為一談。「看了心酸」的「沒去過遊樂園」和舉國體制沒太大關係,和貧窮關係更大。恰恰相反,全紅嬋是中國體育舉國體制下的成功示例。

(1)不應貶稱刻苦訓練者為「訓練機器」

競技體育中,運動員要取得好成績都要刻苦訓練,否則全世界這麼多運動員,怎麼就你能取佳績?運動員刻苦訓練難道就是「訓練機器」?

歷史最佳泳手、美國飛魚菲比斯(Michael Phelps)當年每天五六個小時泡在水裏,每星期游80公里,陸上還做大量訓練(註1),連睡覺都規定時間每天睡兩覺,早睡晚起都不行。美國媒體形容,從沒泳手能堅持如此艱苦的訓練,其刻苦正是其偉大的保證。歷史最佳女泳手、美國的莉迪姬(Katie Ledecky)每星期6天水上訓練游80公里左右,還有3天的陸上訓練(註2)。即使天才如此,一旦訓練不足就會後退。這次她的成績有所退步,很大原因就因疫情期間長期沒法游標準池,也沒陪練,訓練質量下降。如果不是本錢夠強,可能一金都拿不到。有誰會對菲比斯和莉迪姬等人貶稱「訓練機器」?但對中國金牌選手刻苦訓練,就先入為主地說他們是訓練機器,不但反映頭腦中的傲慢與偏見,還是心態上的「輸不起」。

(2)全紅嬋不是「被迫訓練」

討論「訓練機器」時有一關鍵:訓練是被迫還是主動?沒人會認為菲比斯和莉迪姬是「被迫訓練」。其實,中國也一樣,沒有人會「強迫」你去訓練,沒人逼你去體校(除了父母)。在中國選擇上體校的人,一是家境不好,把體育當成改變命運的通道;一是自小不愛讀書,運動有天分,運動就是另一種可能。全紅嬋不但窮,從訪談中看到,她也不愛讀書,肯去跳水是因為「不用讀書了」。可見,全紅嬋去體校正好是兩個因素都有:父母完全自願讓她去,自己也喜歡。

當然有人會質疑全紅嬋尚未成年,沒自主性,所以是「被迫訓練」,為此還荒廢基礎教育。這種說法忽視一些項目的特殊性。女子體操、跳水和花樣滑冰等有共同點:要從小練,否則「拉筋」拉不開;年紀愈小愈易出成績,一到身體發育,很多動作做不出。這些運動員沒可能等到完全成年自主和完成基礎教育,才開始慢慢練。可想而知,這麼小的孩子進行高強度訓練也很難說會是完全自主的,一定有父母做主和教練嚴厲的強迫成分。這些強迫是否過分,在體育界或有準則,一般人或記者不能想當然。其實,香港小朋友讀書不是照樣有很多被父母逼着讀?即使是樂聖貝多芬,小時候不也被父親逼着練琴,非常苦悶?

「唯有讀書高」這種思維定式不合時宜,讀書從來就不應是唯一出路。全紅嬋跳水天分比讀書要高得多。如果她不從事跳水,很大可能是學校中的差生,不見得能多認識多少字。當跳水奧運冠軍,當然比當一個多識幾個字的普通人更兌現其天賦。即使全紅嬋小時候或抱怨過訓練艱苦,但現在看到努力得到回報,她還會這麼想嗎?那些認為她很悲慘的,只是以己度人。正所謂「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中國體校雖也有文化課,但毋庸置疑,文化教育質量不能和普通學校相提並論。但這種「文化為訓練讓路」,似乎是從事體育訓練的常態。以美國體操皇后拜爾斯(Simone Biles)為例,她決定體育之路後就從普通公立學校轉為「家庭學校」,即自己在家裏學習,以便騰出時間進行體操訓練。這種模式事實上也是和中國體校差不多,訓練為主,學習為副。退一步說,全紅嬋只有14歲,還非常年輕,如果自己願意,要補上文化課程也來得及。現在她拿了奧運金牌,上大學輕而易舉。

(3)如沒舉國體制 全紅嬋的天才會被埋沒

中國的舉國體制一方面培養出一大批脫離群眾體育,專為爭奪金牌而生的運動員;但另一方面,它又確實為很多低收入但有體育天賦的孩子,提供通過體育出頭的通道。應該看到,無論一個社會多富裕,都有底層人民,體育就是他們改變命運的一種方式。

美國很多黑人孩子就通過體育改變命運。他們身體條件許可的話,會從事那些職業化成熟的項目(如美式足球、籃球、棒球),學校有訓練,也很易獲資助。但還有很多職業化不成熟的項目,包括游泳、跳水、體操、花樣滑冰等,前期那筆為數不菲的投入都由家長埋單,到了能出成績的階段才陸續有贊助和補貼,貧困孩子很難負擔得起。

有人以拜爾斯為例:她在美國不是一樣貧困,不是也被美國發掘了嗎?無疑,她小時候被父母遺棄,6歲才被外祖父和外繼祖母收養,這個經歷聽起來很悲慘。但一般較少提及的是,拜爾斯的外祖父母不是貧困黑人,外繼祖母擁有和經營連鎖養老院,非常有錢;幾年前,他們甚至開建一間全新體操俱樂部(「世界冠軍中心」)作為拜爾斯「主場」(註3)。外祖父母能負擔其起步訓練費用,這是拜爾斯得以成功的關鍵一步。

在中國,這類運動員費用由國家埋單,一旦選入體校就毋須擔憂費用。可想而知,沒舉國體制的話,以全紅嬋一個貧困農家女的家境,根本無法負擔一筆龐大的教練和訓練費,其最可能的命運就是過幾年到東莞打工,為弟弟攢彩禮。可以說,在中國舉國體制下,她的天賦才被兌現。

印度電影《打死不離3父女》,女主角通過體育比賽改變命運,感動千萬人。她幸運之處是有個玩摔跤的父親;否則,她如何改變命運呢?如果印度有中國的舉國體制,其可能性就大得多。

(4)舉國體制非用於「系統扶貧」

有人質疑,舉國體制無法解決貧困問題,也導致大批「金字塔底端」的運動員沒出路。

前者無疑有一定道理,然而舉國體制之目的本就不是為「全面系統地」解決貧困和上升通道的問題。中國收穫金牌有面子同時,能給有天賦的窮孩子開拓多一條上升通道,沒什麼不好的。

中國奧運冠軍全都有極好待遇,都是人生贏家。現在中國固然還是金牌選手最受歡迎,但銀銅牌甚至沒牌,只要有突破,也會享受頗高待遇,包括官方和民間的獎勵。這次田徑男子100米跑蘇炳添只得第六,但創造首進決賽的歷史,享受待遇不在金牌選手之下;2016年「洪荒少女」傅園慧只得銅牌,但賣廣告上通告的機會一大堆;這次體操女將蘆玉菲沒得牌,但也成為網紅。

對小眾項目的運動員,舉國體制提供基本保障。這次奧運比賽後,希臘舉重選手耶高維迪斯(Theodoros Iakovidis)宣布因貧退役,這在中國就不太可能發生。

(5)「金字塔底端」運動員也有出路

奧運選手都是拔尖的,底下一大批「金字塔底端」怎麼辦?這問題整個世界都沒好答案。中國現在體系下,很多人被安排到當體育老師、教練、體育行政工作,或自行從事和體育相關工作(如運動產品、體育節目解說)。一些人看來,當體育老師似不是好待遇,但那些運動員大都出身窮苦,有一份穩定「鐵飯碗」,已是相當不俗的職業。其實在美國,大多數退役運動員出路也類似(但當然沒國家安排一說),完全脫離體育行業的只是少數。這也符合理性原則:既然花了這麼多時間從事體育,為何要拋棄它呢?

值得指出的是,隨着中國經濟發展,在體育產業化思路開拓下,舉國體制培養出來的「金字塔底部」運動員的出路愈來愈寬,愈來愈多人願意掏錢請教練,讓小孩學游泳溜冰羽毛球等,這在以前不可想像。

中國的舉國體制固然也有不足,礙於篇幅不能深入討論,但那些不足多是可改進的,而非需要推倒重來的問題。最關鍵的是,全紅嬋的例子恰恰證明舉國體制的優點,中國毋須尷尬。

註1:bit.ly/3xBRVWb

註2:es.pn/2X9hK3b

註3:bit.ly/37BG5R2

作者是旅美歷史學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