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中概股回港上市高股價之謎(文:葛鴻雲、王寶鏈) (09:00)

近年來,遠赴美國上市的中國公司,相當一部分回到香港第二上市,可謂西風東漸。截至6月17日,共有14隻中概股在香港上市,這些股票的一個共同特徵,是其交易價格較一般港股為高,其中11隻股價在100元之上,其餘3隻最低的也有60多元。以再鼎醫藥為例,6月17日香港收市價約為1250港元,股價「貴絕」香港股市。十多廿年前,大部分香港股票的價格,包括恒生指數成分股,都在100港元以下,若股價升破100港元,則晉升「紅衫股」之列,身分尊貴。「紅衫股」的由來,是因為以前面額為100元的港幣紙鈔,顏色為紅色,而香港常見的一種海魚叫紅衫魚,由此,股價100元以上的股票,在香港稱為紅衫股。

公司管理層在乎股價太高

公司上市時的股票價格水準,其實是可以任意設置,這取決於公司想發行多少的股票數量。以某公司想上市籌資10億港元為例,它可以發行10億股,每股發行價為1元;也可以發行1000萬股,每股發行價為100元。從這個角度看,講股價的名義價格高低,沒什麼意義。

但是,名義價格明顯影響投資者行為,其中一個較為顯著的現象,是個人投資者持有股票的價格,比機構投資者為低。例如有學者發現,當一隻股票拆細後,名義股價下跌,但同時發現小股東的數量在增加(註1)。也有學者發現,投資者會根據價格對股票進行分類,他們的研究發現,價格相似的股票會一起協動;股票分拆後,分拆股票與低價股的協動增加,與高價股的協動減少(註2)。

公司管理層當然清楚股票名義價格的重要性,股票的分拆和合併,就是要想辦法吸引投資客,提高公司價值,使公司市值最大化。以我們熟悉的騰訊和蘋果股票為例,騰訊在2014年5月將股份拆細,1股作5份,以近日騰訊的股價約600元算,若不分拆,1股約值3000元。蘋果的股票也一樣,上市至今經過了5次分拆,最近一次是2020年1拆4,昔日的一股最終變為今天的224股。

反向分拆即股票合併的例子,如花旗曾貴為全球最大的金融集團,但在2008年「海嘯」期間重創,股價曾跌至1美元不到,需要美國政府拯救才避過一劫,之後股價一直在10美元之下徘徊沒有起色,2011年5月,最終決定10股合為1股,近日1股股價在70美元左右。事實上,有研究發現,美國自上世紀大蕭條以來,公司都在積極管理股價,使其保持在相對穩定的名義價格區間(註3)。

股價對投資者行為影響甚大

至於投資者關注名義價格的理由,在學術上尚未有清晰答案。過去的研究表明,名義價格明顯影響投資者的行為,但為什麼價格對投資者來說很重要,這是尚未回答的問題。

2016年,筆者之一王寶鏈在頂尖的《財務經濟學報》上發表文章,探討股價的迷思(註4)。其中一個研究的方向,是探討投資者在股市裏投機的成本,如小投資者認為低股價的股票,其投機的賭注更為廉價,所以低股價股票對他們更有吸引力。另一可能性,是投資者有錯覺,以為名義上價格低的股票,其股價上升的空價更大,或者潛在損失更小。簡單來講,投資者會認為10元每股的股票上漲到20元要比100元每股的股票上漲到200元容易。但是,按照我們前文的分析,這是一種錯覺。實際上,很多金融機構就利用投資者的這種錯覺而獲利。比如,富達低價股票基金的成立,便印證了這一說法。

在《財務經濟學報》的論文,我們把這個現象稱為名義價格錯覺(nominal price illusion),在文章中,我們使用了期權的隱含風險中性偏態(option-implied risk-neutral skewness)。這是基於市場投資者預期的一個度量,可以評估每天市場對股價未來偏度的預期變化。簡單來講,相對於高價股而言,名義價格錯覺預期低價股的看漲期權要比看跌期權更貴一些。我們發現,投資者高估了低股價股票的彩票性質,即其股價大升的機會其實沒預期中那麼多。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文章裏探討了投資者預期在股票分割前後的變化。其中一個結果,是一隻股票分割至較低股價時,投資者對偏度的預期急劇上升——在分割那天,投資者的偏度預期增加了約40%。相反,如果股票是合併,在合併當日,投資者的預期偏度大幅減少。而事實是,無論是分拆還是合併,實際的股價偏度,和投資者預期的大相逕庭。我們還在股票市場找到了相關證據。投資者購買低價股的預期回報率也要比購買高價股低一些。這些證據證明投資者確實信奉名義價格錯覺,並在股票市場有所行動。

有意思的是,香港某著名大學金融系教授曾告訴筆者,他對此深有體會。該教授當然不容易受到名義價格錯覺的錯誤影響,但是他說他太太就奉名義價格為圭臬,即使他想說服她改變看法,也無濟於事。這個例子也充分說明了名義價格錯覺是如何的「深入人心」。

中概股高股價之謎

回到香港股市,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麼這麼多小投資者,鍾情投資股價在1港元以下的「仙股」。所謂仙股,是指其股價只有幾十個仙(cents)那麼多,當然,可能另一寓意是股價有機會一飛冲天而成仙。再看看香港股市每天十大升幅中,絕大部分都是仙股——畢竟,仙股給了小投資者一個發財夢,所以他們才心甘情願飛蛾撲火。

回到中概股回香港第二上市,他們也發行新股融資。研究發現,新股發行價在決定投資者構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註5)。這就回到開頭我們所提到的現象,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股價普遍偏高,究竟是什麼原因?我們上述提到的現象,相信負責承銷的投資銀行,應非常熟悉,但為什麼還是選擇高價發行?我們猜想原因有三。其一,既然傳統上在香港股市高股價是上市公司身分的象徵,多少已上市的公司為晉升紅衫股而絞盡腦汁,倒不如公司一上市就直接紅袍加身。其二,在美國上市的科技股,股價都很高;同時來香港第二上市的中概股,以科技股為主,高股價似乎有標籤效應,告訴投資者,科技股的股價就是高。如果阿里巴巴的港股發行價不是176港元,而是17.6港元,那麼,上市之路似乎會多障礙,不容易吸引機構投資者。其三,中概股來香港上市,其實並不太重視小投資者,主要是向機構投資者拋橄欖枝,畢竟,他們手裏握有巨額資金。

未來應有部分公司會分拆股票

誠如我們上述分析,其實股價過高,對公司本身是種傷害,一家知名度不高的公司,假如1股價值上千元,投資者未必買帳;相反,高股價趕走了小投資客,也不利於股票的成交,這樣子許多資訊無法透過成交在股價上反映出來,那麼這類股票的效率會打上折扣,即股價不能反映公司的基本面。當然,巴菲特的巴郡公司是例外,其A類股票價格在2021年近幾月超過40萬美元1股,折合港元超過300萬,平均每天的成交量不到40股。巴郡公司有股神巴菲特的光環籠罩,自帶流量,股價再高,也不影響公司運作。但其他公司呢?筆者預測,隨着香港股市在這些中概股的交投中佔比愈來愈重,公司管理層還是會重新思考超高股價的意義,在未來,應有部分公司會分拆股票,讓股價在更合理的區間交易,公司和投資者皆大歡喜。

註1:doi.org/10.1111/0022-1082.00211

註2:doi.org/10.1016/j.jfineco.2008.09.002

註3:DOI: 10.1257/jep.23.2.121  

註4:doi.org/10.1016/j.jfineco.2016.01.027

註5:doi.org/10.1016/j.finmar.2004.01.001

作者葛鴻雲是澳門大學金融學課程統籌人、金融學助理教授,王寶鏈是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金融學助理教授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