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信專家也要有依據 莫讓抗疫擾民傷財(文:鍾國斌) (18:49)

事隔4個月,香港終於再次迎來零本地確診紀錄,疫情有緩和迹象,相信第四波疫情接近尾聲。然而,特區政府推行的社交距離措施仍然對餐飲業、酒吧、健身室、夜店、派對房間、卡拉OK等表列處所的營運造成沉重打擊,特別是針對餐飲處所需遵守換氣量及空氣淨化設備的要求,最新有消息指特區政府有意進一步要求健身室也要符合同類要求,這無疑是進一步打擊這些在經年疫情下吊鹽水式經營的行業,儼如判予極刑要他們結業。

在疫情爆發以來,每當有爆疫地點,政府的專家顧問及醫護小組便會到現場視察,然後提出一些封閉處所、維修渠管、加強通風換氣一類建議。特區政府推行相關的社交距離措施和防疫限制,表面上是希望有效控制疫情,遏止染疫個案擴散,可是有關做法是否有確實效用,或者是否有絕對準確的科學根據?實際上是無從稽考。

就如特區政府較早前要求餐飲處所要做到每小時換氣六次,之後要安裝合適的空氣淨化設備,近日視察過健身中心的政府專家顧問袁國勇認為相關要求應擴展至健身室,需安裝合適的空氣淨化設備,與餐飲處所看齊,每小時換氣六次。

袁國勇只是懷疑健身中心爆疫是因室內沒有新鮮空氣供應,進行劇烈運動的人吸入空氣量大,容易受到感染,就算有戴口罩,都未必可以防止到。上述說法一來純屬猜測,由此而要求健身室加強空氣淨化設備,也不能保證疫症不會傳播,二來強制餐飲處所及健身室加裝鮮風系統,執行上是十分困難的,不少餐飲業和健身室所處於的建築物甚至不可能加裝到空氣淨化系統,譬如處所設在安裝了中央冷氣系統的大型商場或商業大廈內,便沒有可能要求整座建築物因為個別處所而一併改動換氣裝置去提升鮮風量。

而且,當局並沒對健身室一類處所訂下法定鮮風量要求,如何釐定及判斷加裝的換氣系統符合防疫需要,相信會是人言人殊,莫衷一是,安裝了也未必可以杜絕疫症傳播,爆出染疫個案也未必一定是由於處所室內換氣不足,可能另有外來傳播源頭。

正如早前尖沙咀K11 Musea商場的食肆「名潮食館」爆發疫情,被指鮮風量不合標準而終止租約,但「名潮食館」事後另邀專家測試,反證鮮風量符合牌照要求,而且,食環署早一個月巡查該食店的報告全部合格,所以該店質疑當局測試時,環境設定與餐廳日常營運時不同,測試結果未必反映真實情況。 

由此觀之,特區政府無的放矢的限制措施未必真的有效防止疫症傳播,最終害苦了業界,更反而間接讓一些空氣淨化設備供應商及改裝工程公司平白賺得大筆改裝費用,處所營運者則「雞毛鴨血」。

事實上,有關限制措施無疑等如要業界關門結業,過去一年疫情客量大減、特區政府又多次推行關閉停業限制,已令他們瀕臨倒閉邊緣,業界連交租、出糧予員工也感吃力,現在還要求他們額外斥巨資去加裝換氣系統,業界根本就沒有多餘金錢去應付。

特區政府在沒有深入研究依據便粗疏推行限制措施,實在是不負責任的做法。目前疫情已開始緩和,特區政府實在不應該再向業界施加一些不能看到實際效果、又要業界支付沉重成本去安裝的無謂設備的限制措施。若然真的要推行,懇請特區政府提出有力證明相關措施的效用,至少,提出第三方的有效研究數據去支持相關做法才去推行,以免枉費業界的金錢和心血。

自由黨黨魁  立法會議員鍾國斌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