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疫情反覆 自殺風險增 自殺新聞報道需慎重(文:程綺瑾、葉兆輝) (09:00)

最近有幾宗自殺個案受到了傳媒的詳盡報道。尤其是其中一位逝者因與演藝界人士有關,其個人背景、自殺遺言、家庭資料等都被盡數透露。這對其家人造成了困擾,也讓人擔憂傳媒會否重新開始對自殺新聞的渲染性報道,進而對自殺率造成負面影響。當下疫情反覆,本地自殺風險增加,各類精神健康服務機構都嚴陣以待,為有需要人士提供服務,希望減少悲劇的發生。本文謹望與傳媒界同仁商榷,希望能共同致力於防止更多悲劇的發生。

報道方式轉變 減少模仿效應

筆者一直致力與傳媒同仁溝通,推介由防止自殺專業人士編寫的、關於如何負責任地報道自殺的指引。這些指引都是基於實證研究而制定,一方面提醒傳媒(包括傳統媒體與網絡媒體)避免渲染、聳動的自殺新聞帶來的傳染效應,另一方面鼓勵傳媒利用自己的平台提醒公眾留意精神健康,預防自殺。

很幸運地,不少傳媒同仁也認同我們的理念,並在實際報道中執行。例如2016年年初的學童自殺曾一度引起傳媒廣泛報道,有些甚至在頭版頭條以聳動的視覺設計,或製作繪聲繪色的動畫新聞來報道個案發生的細節。但經過溝通之後,我們見到多家本地傳媒都減少了對自殺個案細節的報道,而增加了對預防性信息的報道。其中《明報》曾在2017年開學季時以頭版整版的方式刊登預防學生自殺的專題報道,值得讚賞。

隨着這種報道方式的轉變,減少模仿效應,本地學童自殺的發生率也日漸減少。我們針對這一過程蒐集數據分析,論證了傳媒負責任的報道可以起到降低自殺率的正面效果,並在國際期刊發表,令香港經驗獲得了國際同行的關注。在疫情之下,我們由衷希望傳媒同仁能延續這種負責任的報道方式。

着重探討預防 減少細節渲染

但因近期多間傳媒機構裁員,流失了不少我們曾經聯絡過、富有經驗的同仁,實為可惜。其實除了傳媒公司之外,近來許多公司都有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等舉措,有的自僱人士的生計也無以為繼。受影響的人士難免出現情緒困擾,甚至可能產生自殺意念,更加需要周圍人的關心與支持。

針對傳媒同仁來講,記協、攝記協等組織可以聯絡精神健康服務機構,主動為受影響的人士提供幫助,鼓勵他們善用服務資源。而傳媒從業者也不妨將心比心,更多報道社區服務資源、有助精神健康的專業資訊,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獲取服務。

若有人在諸多壓力之下不幸自殺,他一定不希望自己的家人再受傳媒追趕、困擾,也不希望自己的個人信息成為他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傳媒從業者在報道此類事件時,不妨更多着重探討如何預防同類型的自殺,而減少對具體個案的細節渲染。此外,也期望傳媒機構再聘新人時,能夠在新人培訓中特別提醒關於自殺新聞報道的指引,延續良好傳統。

額外危險因素 可成最後稻草

這一年以來疫情反反覆覆,從精神健康的角度講,這種情况容易造成心態的疲乏、無助,其中一些脆弱群體(例如長期病患者、精神疾病患者、體弱長者、低收入或失業人士)甚至會產生絕望。而絕望通常被認為是與自殺意念直接相關的心理因素。在這樣的情况下,任何額外的危險因素都可能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實不願傳媒的渲染性報道成為這根稻草。

以日韓為例,近期都已觀察到自殺率的上升,尤其女性自殺率上升。當地的專家推測這一方面與疫情之下女性失業率上升,而家庭照顧壓力又增加有關;另一方面也由於近來有幾宗當地的女明星自殺,被傳媒渲染性報道,可能引起了模仿效應。

我們正在建立不同的模型檢視和密切監察本港的自殺率是否已有所變化,對一些特別高危的群體,尤其工作女性和青年的自殺率特別關注。前有2003年受「非典」影響自殺率上升為鑑,近有日韓為鑑,本地的預防工作需要及時開展,防患於未然。而這其中,實需要傳媒工作者攜手支持,幫我們的社會共渡難關。

作者程綺瑾是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葉兆輝是香港大學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總監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