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建造自己的挪亞方舟(文:何靜瑩) (09:00)

經歷了超過一年的悲憤與無助感,時至今日,就算你能逃得過抑鬱症或創傷後遺症,也逃不過莫名其妙的躁狂和不耐煩,尤其是遇上話不投機的人,動不動便會釀成翻白眼、舌劍唇槍的場面,唯有避見或割席,才算是「養生之道」。

這樣的日子恐怕還要持續3至5年(我算是樂觀的了)。香港成為美中脫鈎的戰場之一,亦是「人質外交」中的主要受害者,香港人日子愈來愈難過,還要見證制度由逐漸崩壞墮入迅速淪陷的局面,心裏愈來愈難受。在兵荒馬亂之間,有些人為了「生存」而作出了移民和海外升學的決定,另一批離港的會是為了追求免於恐懼的自由下「生活」的人。

與其讓青春無意義地虛耗於謊言、墮落和暴力之中,感到心灰意冷、無眼睇、快屈病的人寧願離開這場百年一遇的災禍,在另一個自由天空下soul searching,整合覺醒後的經驗,充實自己,幾年後還可重新評估香港局勢及自己的角色,確實有進可攻退可守的好處。

要考慮如何在動盪日子有所作為

當中國轉向內循環,當香港逐漸失去國際認可的獨特地位,當特區政府只好呼籲大家做大灣區人,香港人更要積極放眼國際,做世界公民!一直以來,許多香港人都以「在香港居住、在外地工作」的expatriate身分自居。這種形態將會深化,變成在外地居住及工作,久不久回港公幹、探親、投票。趁現時的外流動力,離開家園裝備自己,學做一個穿梭不同地域的國際人,成為更有內涵和視野的香港人。

移民只是其中一個落實模式,留學、工作假期、gap year,甚至到英國、澳洲、日本(還有陸續有來的國家)工作5年,都是不同的選項和合法的居留模式。真正要考慮的是如何在未來的動盪日子裏,仍能積極學習、成長,甚至有所作為──能夠生存之餘,更能豐富生活,實現生命。

以挪亞方舟的精神離港,邀請、游說志同道合者與你同舟共濟,一起在彼邦合伙做生意,或把各自的小店放在同一地區,製造cluster(群聚)效應,比單打獨鬥建立品牌和知名度更好。我有幾幫朋友分別建立以科網、金融和零售為主打生意的移民方案,各自找志同道合者一起出走;有興趣者可以選擇加入不同形式和規模的方舟,亦可自組班底建立更適合自己願景的方舟。一向鍾情建立社會企業的我,最在乎能否物色地方領袖一起合作推動當地經濟和社區發展,哪怕是一條村、一個鄉鎮,我都會因應當地需要構思最適合的social business model,然後「焫着」同樣渴望有番作為的香港人同行。

自強不息 提升世界公民內涵

縱然仍被悲情籠罩,不少人開始思考如何正面看待去留問題。要離開的,都在招兵買馬搭建挪亞方舟,問題不光是簡單的「你會移民嗎?」,而是「你有什麼在寸金尺土的香港很難實現的理想?現在會否考慮走出去圓夢?」

此時此刻離開香港,對很多人來說是為勢所迫,有點心不甘情不願,甚至不服氣。到外地闖蕩數年本是值得追求的歷練,在動盪之時,你更須帶着學習、國際化、圓夢的態度負笈或移居海外,才可繼續建立、發展、裝備自己。無論在何地,只有自強不息,提升作為世界公民的內涵,才能保存香港公民社會的活力和優良質素,也就是獨裁者最懼怕的特質和意志。

還要帶着一份使命感,對當地社區建設有所作為,除了生存與生活,還可編寫動人的生命故事。

(作者電郵:ada.ho@paxxioneer.com)

作者是互聯網公司創辦人及行政總裁、《扮有料,只會死得更快》作者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