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口罩工廠和可重用口罩:香港「再工業化」的啓示(文:陳元通) (09:00)

武漢肺炎疫情持續,口罩供應嚴重不足。在「一罩難求」的情况下,口罩工廠的出現和可重用口罩的發明令人鼓舞。2月21日晚,香港生產力局在facebook發出帖文,表示會協助香港廠商設立生產線生產「Made in Hong Kong」的口罩,此舉不但紓緩了口罩供不應求的情况,也有助香港實現「再工業化」。早前立法會財委會通過撥款300億元成立「防疫抗疫基金」,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表示,當中的15億元將會用作資助上述計劃。反觀,由香港紡織及成衣研發中心研發的可重用微生物阻隔口罩只獲得了128萬元的資助(而香港理工大學研發的一套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更從未獲得創科局的支持)。雖然直接比較政府投放在兩個「口罩」項目上的資源未必有實際意義,不過政府對兩個項目所展現出的「心態」卻耐人尋味。坊間提出希望自設工廠製造口罩,政府不但迅速作出回應及大力鼓勵,更把「再工業化」放上枱面;反之,對於可重用口罩和多重診斷系統的生產計劃,政府並沒積極參與。如此截然不同的態度,令筆者不得不質疑香港政府「再工業化」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麼藥。

經歷過兩次金融風暴海嘯後,不少國家重新認識了傳統工業對經濟的重要。加上近年科技進步,不少西方先進國家爭相計劃發展高增值工業,例如美國的「先進製造伙伴計劃」、德國的「工業4.0」及法國的「新工業法國計劃」等。亞洲方面,除了耳熟能詳的「中國製造2025」,日本和南韓政府也相繼提出升級製造業的國策。特區政府早在2015年提出再工業化的計劃,並於2018年《施政報告》宣布注資20億元推行「再工業化資助計劃」。根據財政司長陳茂波在網誌上的說法,「再工業化」的政策理念包括透過創新科技去結合工業技術和研發成果,以幫助傳統工業升級轉型,提高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另外,相關政策亦有助改善經濟結構,從而減少香港經濟對服務業的依賴。既然如此,到底今次肺炎會否成為香港「再工業化」的契機?上述香港政府所表現出的截然不同的態度又應如何理解?

「建立口罩工廠」的可持續性

製造口罩算不上是高科技和高增值的工業。根據《紐約時報》報道,世界上約有一半口罩是由中國生產,台灣也佔了全球供應的兩成,而餘下的很多由其他發展中國家生產。要生產口罩,最低條件只需購入機器和原料,加上一個清潔的工廠車間和小量人手即可。由王維基的例子可見,要在香港設立口罩工廠,其實只需幾個月甚至更短時間便可投產,用不着等候生產力局漫長的審批時間和官僚式的幫助。根據Mask factory香港口罩工廠所登出的招聘廣告,他們可接受毫無相關經驗的職員,亦說明這個低科技產業不需要大量的高技術人員。

雖說在這非常時期,口罩的生產成本並不重要,但是疫情消退後,打着「香港製造」口號的口罩又能獲得多少市民繼續支持?這類「再工業化」能否幫助香港經濟?當消費者回復理性,絕大多數人也只會從價錢方面考慮。根據Mask factory創辦人的訪問,他們生產的口罩若一個賣一元的話有機會虧蝕。對比起疫症爆發之前,由其他地方進口的口罩,零售價連運費也不過是一個一元。在「地租貴人工高」的香港生產口罩,不過是「及時雨」般的存在,天晴過後,這種低增值的工業並無競爭力可言,對創造就業的效果也只是聊勝於無。除非政府長時間支持民間製作本地口罩,否則這類工廠在香港根本難以生存。但長時間撥款資助相對低科技和低增值的工業生產,也就和政府所提出的「再工業化」概念背道而馳。要打破這個局面唯有靠廠家的升級轉型,生產更「值錢」、更「高科技」的口罩。

「研發可重用口罩」的困難和機遇

要實現「再工業化」,有業界人士指出本地工業人才的缺乏是個大問題。作者卻不這樣認為。在今次口罩供應不足的緊急關頭,不同領域的人才都出謀獻計去研發口罩。人才是有的,不過是香港單一的經濟體系令這些人才無法學以致用,畢業後被迫另謀高就,進入四大產業。

其實香港要「再工業化」,必然要配合創新科技,走向高端和智能製造才可克服土地及人力成本等問題。換言之,政府應主動「擁抱」可重用口罩。在兩年前當政府開始規劃「再工業化」的藍圖時,已有不少學者指出發展科研才是可行之路。中文大學創新科技中心黃錦輝主任曾經提出一個不錯的建議,說香港「再工業化」應該要採用「前研後發」模式。利用一國兩制的地緣優勢,令港商可以一邊利用香港法例去保障知識產權,一邊在內地生產和出口所研發的產品。可惜香港政府在擬定政策時,似乎未能跳出舊式工業的框框。根據立法會工商事務委員會在2019年《推動「再工業化」的新措施》的討論文件中的「監管及檢討機制」中提到:為了確保公帑運用得宜,有關「再工業化」的項目必須在香港設立實質的生產線,除非獲得政府的書面批准,否則受資助的生產線在指定限期內不能轉移到香港以外的任何地方。這故步自封的建議,反映了創科局不懂得靈活利用大灣區的優勢,堅持要把科研產業從研發到生產成品的整條產業鏈留在本地的傳統思維。

除了不懂把「再工業化」的藍圖提升至區域的層面外,香港政府對創新科技政策的朝令夕改也是香港「再工業化」和發展高新科技的一大難題。發展高新科技從來不爭朝夕,並需投放大量資源才可能有收穫。由董建華的科學園、數碼港,到曾蔭權把創新科技列入六大產業,再到梁振英的創科局,紛紛雷聲大雨點小,最終甚至淪為地產項目和「小白象」。歸根究柢,指望投資科研項目可以標竿立影,希望利用其成果當作任內亮點的思維,根本不可取。而林鄭政府最近大幅削減本地科研經費的舉動,更令情况雪上加霜。

需靈活佈局  更要跛鱉千里

總括而言,香港要發展「再工業化」,最大的障礙並不來自於人才或其他先天因素,政府的固有思維才是真正的絆腳石。發展口罩工廠雖然看似比較「工業」,也可立見成效,但並不可持續,更是和政府「再工業化」的政策初衷南轅北轍。創科局在制定政策時,不應嘩眾取寵,目光如豆,而是應好好利用本地人才,彈性掌握香港的地緣優勢,把大灣區納入佈局。在發展高新科技的道路上更應該保持初心,不能急於求成和好高騖遠。願將來不會再出現「理工大學研發了一套全球最全面的全自動快速多重診斷系統,卻從未獲得創科局的支持」的新聞,也希望能通過真正「再工業化」令香港單一結構的經濟更趨多元化。

作者是香港浸會大學地理系博士候選人及研究助理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