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文摘

不要讓海洋公園成為「香港迪士尼2.0」(文:胡志偉) (09:00)

政府最近建議向海洋公園提供一次過106.4億元資助,讓公園翻新現有景點及緩解公園的財政狀况。筆者認同政府要為公園解決未來兩年到期的債務問題,但反對資助過百億元的計劃,將海洋公園變成「香港迪士尼2.0」,變成無底深潭之餘,違反海洋公園作為香港人公園的使命。

主題公園的無底深潭

政府於2017年建議向香港迪士尼注資54億元,當時香港迪士尼行政總裁已經透露了傳統主題公園的本質:任何主題公園每5至6年就需要翻新景點,否則就會失去吸引力。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最近在立法會討論海洋公園注資計劃時,亦再次交代類似觀點。現時海洋公園計劃動用過百億元翻新設施,海洋公園必然會面對類似香港迪士尼的困境,變成需要不斷注資的無底深潭。

翻查海洋公園過去10多年的財務數據,可由另一角度引證巨額投資的後遺症。海洋公園於2005年啟動約55億元的重新發展計劃,當設施陸續投入服務後,收入由2009年約8.9億升至2019年的17.3億,升幅約一倍。但與此同時,折舊費用同期升幅超過兩倍,財務費用亦不斷增加。綜合以上數據,雖然海洋公園過去10年每年都錄得經營盈餘,但財務費用及折舊費用大幅上升,最終導致2015/16年度開始年年虧蝕(見表)。

主題公園的任何大規模資本投入當然會增加收入,但同時會增加各項費用。就算最終落實106億注資,政府及商業貸款能延遲償還,但海洋公園於10年後始終要償還巨額商業貸款,並且加付延期償還的額外利息支出。此外,公園除了要繼續承擔2005年擴展計劃的折舊費用外,於2023年新設施落成後又要承擔新一波的額外折舊費用,因此實在令人質疑注資計劃在財務上是否可行。再加上新設施吸引力會持續下降,最終海洋公園需要不斷注資,否則只會面對再次財務「爆煲」的命運。

為海洋公園重新定位

海洋公園翻新計劃在財務上難以持續,在定位上更加偏離自身使命。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長邱騰華近期表示,旅遊業艱難時期更需要投資,需要透過投資吸引旅客。不過,《海洋公園公司條例》列明,海洋公園公司的職能其實是「管理與管制海洋公園作為一個公眾康樂及教育公園」。現時政府及海洋公園以綠色旅遊包裝注資計劃,實際就破壞海洋公園應該擔當的「公眾康樂及教育公園」角色。將海洋公園「主題公園化」,更加將海洋公園推向與迪士尼及鄰近地區主題公園競爭的困境。

邱騰華局長強調,預計公園注資後入場人數將會重回2013年約750萬的高峰數字,其實既偏離公園的使命,亦都忘記海洋公園給予香港人的不快記憶。相信不少人仍然記得,海洋公園於2010年後吸引大量自由行旅客後,公園經常「迫爆」,設施「排長龍」,旅客體驗惡劣,香港人更抗拒到訪海洋公園。因此,就算落實翻新計劃後公園面積會稍為增加4萬平方米,公園根本難以接待如此數量的旅客,亦只會讓海洋公園變成為旅客而非香港人而設的公園。

讓公園解燃眉之急

海洋公園水上樂園將於今年落成。雖然政府文件未有交代水上樂園對公園的財務影響,但相信公園的現金流及整體財務狀况將會有所改善。事到如今,政府可以先考慮向海洋公園提供23億元,即時償還巨額商業貸款,以免債務負擔愈滾愈大。同時,公園亦可利用整體財務狀况改善的機會,重新制訂海洋公園的發展計劃。

假如海洋公園重新提交發展計劃,政府及海洋公園就應該放棄主題樂園的大白象思維。香港已有迪士尼,鄰近亦有多個主題公園,香港人實在不需要將海洋公園變成「香港迪士尼2.0」。筆者期望,海洋公園能夠回復《海洋公園公司條例》賦予的角色,再次成為香港人的公園。

作者是民主黨立法會議員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文摘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