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IEA)周四(10日)發表首份有關人工智能(AI)對能源影響的報告,表示由於推動應用AI,全球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在2030年或之前將增加一倍以上,對能源安全和二氧化碳減排目標帶來新挑戰,但報告亦指出AI為找出更有效生產及使用電力的方式提供機會。
報告指出數據中心用電量去年估計約415太瓦時(TWh),相當於全球用電的1.5%,而過去5年數據中心用量每年增長約12%。目前數據中心的電力消耗有約85%來自美國、歐洲和中國。IEA的分析指出以目前的電力消耗增長速度,到2030年或之前,數據中心耗電量將佔全球耗電量約3%,達到約945太瓦時。
近年成為全球焦點的生成式人工智能,需要龐大運算能力處理儲存在巨大數據庫的信息,這意味需要消耗大量電力,亦代表要消耗化石燃料供電。目前數據中心所需能源約30%來自煤炭,但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因成本較低且在主要市場更易取得,佔比將會逐步提高。
大型科企亦漸趨意識到日益增長的能源需求,核能成為其中一個解決電力供求大增途徑。Google去年簽署協議,將利用小型核反應堆供電,以支持在AI競賽中的部分需求,微軟亦計劃使用三哩島的新核反應堆所產生的能源。亞馬遜去年簽署協議,其數據中心用核能供電。(法新社)